兵行褒斜谷作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

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

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

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

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

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

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老的地域连接着龟山和沙滩,边风吹过,带来远行的大雁。
霜冻使草叶晶莹,阳光斜照下,山峰显得更加陡峭,天色也渐渐晚了。
旅行者聚集在山谷中,驱赶着马匹穿越层层溪流。
我在岷河源头频繁渡水,蜀地的道路早已熟悉。
箭囊弓箭并非我领军的象征,爵位和俸禄只是因从政而得。
准备向京都献上胜利的奏章,迅速命令士兵返回石坂。
三川之地顿时清朗起来,卖掉兵器换取牛羊,以消除忧虑。

注释

龟沙:龟山和沙滩。
征雁:远行的大雁。
腓:草叶因霜而弯曲。
晏:天色渐晚。
嵌谷:山谷中的凹地。
层涧:层层叠叠的溪流。
岷河源:岷江的源头。
儋爵:古代爵位名。
从宦:从政生涯。
奏凯:奏上胜利的捷报。
石坂:有石头的山坡。
气象清:景象变得清新。
卖刀买犊:卖掉兵器换购牛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领兵征战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紧迫。诗人以深厚的笔力勾勒出一幅雄浑的山川战事图。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两句,设定了一种边疆的氛围,古老的大地与遥远的鸿雁交织出一种苍凉之感。"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则描绘了山野初霜,草木凋敝,以及日落山谷间光影的变化,这些都是边塞战争中难以避免的自然景象。

诗中的"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和"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则表现了军队穿梭在复杂的地形之中,不断地前进,这些动作充满了紧迫感和战斗的艰辛。

"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两句,透露出了将军的身份和其军旅生涯的不易。这里的"矢橐"象征着战争的危险,而"儋爵食禄"则是对官职与俸禄的描述,表明了作者的社会地位。

最后的"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几句,则是战事告捷后的场景,将军要迅速返回,并且诗中透露出一种解脱和放松的心境。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胜利,也表达了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战争的交织描写,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度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九奏碧霄里,千官皇泽中。

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

睿文垂日月,永与天无穷。

形式: 排律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

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

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九重辞象魏,千里握兵符。

铁马秋临塞,虹旌夜渡泸。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浩叹烟霜晓,芳期兰蕙芜。

雅言书一札,宾海雁东隅。

岁月奔波尽,音徽雾雨濡。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

独抱相思恨,关山不可踰。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独不见

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

环佩俨神仙,辉光生顾盼。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

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

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形式: 古风

秋日出游偶作

黄花丹叶满江城,暂爱江头风景清。

闲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许独行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