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名为《哭栖白供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听闻故人去世的消息,感受到深深的哀伤和孤独。在这静谧的夜晚,只有细雨如织, 萝藕花在空寂的庭院中滴落,营造出一片凄凉之境。
“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故人的庙堂中吟诵诗篇,感叹时光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哀思。礼佛则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之举。
“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这两句通过对雪景和水流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雪花纷飞化作金色的宫殿,是对过往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感慨,内心充满了哀伤和思念之情。月亮下的山影让他更加怀旧,而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沉重情绪,就像是禅宗祖师那般深不可测。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生前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感受的抒发,展现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念。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
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
通吴白浪宽围果,倚蜀青山峭入天。
如画海门支肘望,阿谁家卖钓鱼船。
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
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
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
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
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夜水笔前澄,时推外学能。
书成百个字,庭转几遭灯。
寄墨大坛吏,分笺蜀国僧。
为题江寺塔,牌挂入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