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饯行(其一)

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

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

乍交祇恨过从浅,每到须蒙问劳频。

多少清风留鹤国,不堪折柳向西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近来常与像您这样的官员交往,退朝后只亲近读书人。
在书香中还能品味到您的学识,堆积的公文里却无一丝尘埃沾染。
初次相识只遗憾交往不够深入,每次来访总能得到您的频繁问候。
您的清廉如同鹤国的清风,令人难以忘怀,但离别之际,我不忍折柳赠别于西渡之处。

注释

比来:近来。
长掾:高级官员。
宰:官员。
如君:像您这样。
退食:退朝后的休息时间。
惟:只。
儒士:读书人。
编简:书籍卷宗。
香中:书香之中。
犹得味:还能品味到。
簿书:公文。
丛底:堆积。
不沾尘:无尘埃。
乍交:初次交往。
过从浅:交往不深。
每到:每次到来。
须蒙:必须,承蒙。
问劳:问候和关怀。
清风:清廉之风。
鹤国:比喻高洁之地。
不堪:难以承受,不忍。
折柳:古代习俗,折柳表示离别。
西津:西方渡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职后生活的宁静与淡雅。开头两句"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表明作者在退隐后的生活中,只与儒士为伴,与世俗的宴饮拉开了距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展示了其对文人清淡生活的向往。

接着两句"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编篮时仍能感受到花香,而整理书籍时却无需担心书页沾染尘埃。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退隐后对生活的细腻体验和对精神世界的珍视。

"乍交祇恨过从浅, 每到须蒙问劳频"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交往的反思与自省。虽然曾经的交际如浮云,但在平淡中却常常被问及劳作之事,这表明诗人虽身处隐逸,却仍关心世事。

最后两句"多少清风留鹤国, 不堪折柳向西津"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和不舍。"清风留鹤国"象征着诗人希望保持纯洁的心灵,而"不堪折柳向西津"则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仍牵挂着远方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淡泊明志的隐逸生态,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故土的深情。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郊

几度拟郊行,天公欠一晴。

水寒鱼绝影,林暝鸟藏声。

云敛天容净,雨馀山骨清。

津桥小盘薄,梅有数枝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城山墓域行至赵村

才出城山路,云收霁景呈。

乾端顿轩豁,山色更晶明。

远近烟村露,微茫野水横。

平头今七十,此地几经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北山晚步

远岫烟光合,天寒欲敛昏。

栖鸦依古木,归艇入前村。

岸隔山藏寺,潮生水到门。

川原浑似旧,伫立暗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归舟

回艇临塘路,牵夫欣路平。

归鸿千里近,过鸟一身轻。

溪派分头去,山光恋眼明。

松江水云际,屈指不多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