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泌建宁王挽辞

出延秋兮涉渭波,尘冥冥兮日不华。

我马西兮又以北,霾朱轮兮血出漉。

天命在兮二京复,二京复兮嘻乎吾不见。

父生我而死之兮又何怨,万乘安兮心所善。

灵之馁兮翔彭原,望周京兮蔽以山。

奉君往兮独后还,悼昔轨兮过城陌。

候铜龙兮安可得,郁苍苍兮建陵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汪中所作的《代李泌建宁王挽辞》,通过悲壮的笔触,描绘了对李泌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诗中开篇“出延秋兮涉渭波”,以延秋门和渭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哀悼之情。接着,“尘冥冥兮日不华”一句,以昏暗的尘埃和失去光泽的日光象征着哀伤与失落,进一步渲染了悲痛的气氛。

“我马西兮又以北,霾朱轮兮血出漉”两句,通过马匹的行进方向变化和朱红色车轮上的鲜血,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无常。

“天命在兮二京复,二京复兮嘻乎吾不见”则表达了对历史重归太平的渴望,以及对未能见证这一时刻的遗憾。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父生我而死之兮又何怨,万乘安兮心所善”这两句,体现了对先人牺牲的理解与尊重,以及对国家安定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灵之馁兮翔彭原,望周京兮蔽以山”描绘了亡灵在彭原飞翔的情景,同时眺望着被群山遮蔽的周京,既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怀念。

“奉君往兮独后还,悼昔轨兮过城陌”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前往悼念,却只能独自返回的孤独感,以及对过去轨迹的追忆与哀悼。

最后,“候铜龙兮安可得,郁苍苍兮建陵柏”以铜龙(古代计时器)无法等待,建陵柏的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延续,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对历史长河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历史、国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0)

汪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忠毅东方未明之砚歌为椒园先生作

残月晖晖,太白晱晱。

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奄。

事成策汝功,不则同汝贬。

赵公遗砚有此铭,清词壮志使人感。

维时委鬼当朝立,国犹有人君可格。

先帝藐孤托老臣,臣心不转如此石。

一击不中岂天意,万死投荒属臣职。

馀年幸及大奸除,离石封侯那可得。

淹留无命待生还,异代宝之空手泽。

我生好古思古人,先生所蓄移我情。

开箧出砚大如手,水岩子石端溪坑。

溪回水合土性润,炎风瘴雨凝其精。

壮士斲山绝山脉,以池作月眼作根。

天生异物必有用,天启忠臣亲手铭。

满堂相顾毛发动,偪人英爽如平生。

犹馀故物在人世,古泽幽姿终不敝。

曾见苦心忧国时,百四十年悲旧事。

中夜㫄皇须发白,虚堂恍惚神灵至。

裂眦迸血濡墨书,石眼淋漓泪犹渍。

先生有道臣节完,进礼退义古所难。

孝思不负閒居拙,正气曾诛既死奸。

六经手注不知老,此研应归贤主人。

翻思梦里金精下,怪石兼疑列星化。

江城天际斗牛明,夜夜寒芒正交射。

形式: 古风

玉画叉歌为椒园先生作

先生少从外氏学,玉叉得自初白翁。

拊不留手泽可鉴,截肪之色形如弓。

下安桃竹强名杖,挂画取钱其用同。

当年操几迁书筴,日见摩挲太心剧。

百年阅历几人存,古器犹完亦足惜。

后生不及并世生,老辈风流略可识。

卷帘霜下夜钟鸣,罢酒传观醉默默。

回首袁花暮草生,得树楼空梦颜色。

江城星月照人寒,故物苍茫见手泽。

吁嗟乎双杖之铭亡其词,赤藤如铁今安归。

渭阳送后头如雪,尚咏琼瑰玉佩诗。

形式: 古风

悲落叶

悲落叶,落叶如转蓬。朝在嘉树上,暮归宿莽中。

华心向秋尽,无复怨西风。

风吹漂忽安所极,高高下下不可择。

春至复青青,青青非故枝。

同生一朝弃,终无相见时。

形式: 古风

答观鲁三首(其一)

崇兰泣秋渚,颢气澄幽越。

美人折其荣,光风坐怡悦。

繁霜一夜零,仰见浮云没。

良辰不寓赏,旷世情谁覈。

燕婉在一时,素心徒自结。

岁暮不可持,坐恐芳华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