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川雪霁图为张用可县丞赋

南天北风暗吹雪,川上遥峰互明灭。

云阴欲堕晓光迷,河流不动层冰结。

鱼龙下蛰深泽冷,鸿鹄啼饥眼流血。

千村万落连苍莽,惊沙枯树相凄切。

行人稍出皴手足,怅望林居总愁绝。

我家邈在武山东,屋前石岸多青枫。

野桥渡溪沙路远,皆与此图风景同。

穷年念此政欲返,寒色恍入虚庭中。

长镵斸药崖谷滑,短褐负薪环堵空。

闭门且尔暂投息,会见日出光昽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平川雪霁图为张用可县丞赋》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初霁的山川景象。首句“南天北风暗吹雪”,写出了大雪纷飞,天地间弥漫着寒冷的气息。接着,“川上遥峰互明灭”展现了远处山峦在雪后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云阴欲堕晓光迷,河流不动层冰结”描绘了雪后的清晨,云雾缭绕,阳光微弱,河流被厚厚的冰层覆盖,静止无声。接下来的诗句“鱼龙下蛰深泽冷,鸿鹄啼饥眼流血”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鱼龙和鸿鹄的困境,寓言世间生灵在严寒中的艰难。

“千村万落连苍莽,惊沙枯树相凄切”描绘了村庄与荒凉景色的交融,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凄清的气氛。行人出门,手脚冻得开裂,满心愁绪。“怅望林居总愁绝”表达了对温暖居所的深深怀念。

最后,诗人将自家所在的武山东侧的景色与画面相联系,表达了思乡之情。他想象自己在寒冬中劳作,期待着阳光逐渐照亮的日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

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

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

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

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

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

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

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

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形式: 古风

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

朝别李元忠,暮别杨奇琛。

各言故乡久离别,使我历乱空愁心。

愁心忽如江上风,不可凭御谁能穷。

南行浩荡一千里,吹雪径度青原峰。

我生少小轻乡井,独以羁穷寄形影。

经时负米未能归,何待他年愧裀鼎。

閒来思种东村田,青山欲买羞无钱。

携书强聒附童稚,客中相顾谁相怜。

杨郎杨郎本同郡,文水钟奇故才俊。

芳年初发春江长,劲气已逼秋崖峻。

读书东家不下楼,手写细字如蝇头。

长怀丹阙陈三策,独抱遗经穷九丘。

春风二月惊初见,伯劳东飞遇西燕。

凤山祠下月如眉,明绣楼前水如练。

看花把酒能几时,念子还乡从此辞。

城头乌啼北斗曙,飞霜已落青梧枝。

桐江东南符山岭,闻子幽居好林景。

千年古剑合神机,光射玄潭黑风冷。

子归何时当再逢,即恐睽隔劳忧忡。

江外风尘眯人目,我欲远寻麋鹿踪。

形式: 古风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

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

问君此图作者谁,浙东老人黄大痴。

松江先生旧知己,眼明为写秋江姿。

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巘。

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

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

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

离思犹迷雁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

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遣奇踪。

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

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

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

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形式: 古风

卢仙坛歌

我思昔人有卢仙,冥栖乃在三顾巅。

后来乘云去不返,荒坛委绝成千年。

坛角峨峨石色古,上隔青天应尺五。

飙车笙鹤时下来,白日松梢度飞羽。

云霞东南五色开,当时旧宅安在哉。

林间驯虎去已久,池底神鱼呼不来。

我惭学仙苦局促,十日寻幽憩林麓。

月中缥缈见乘鸾,示我玄文不成读。

中峰积翠凌紫冥,下有流水声泠泠。

丹崖千仞不可陟,黄叶满山秋露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