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三年春予驻师梧江之浒截竹为杙以障土阶未几竹复生者三十有三本枝叶茂密森森可爱从事诸君为予作亭题曰瑞竹予因作诗纪之

此君之性难移植,移植从来皆有术。

子美曾言腊月栽,廷坚亦说须辰日。

醉迷之日移更嘉,非时鲜得抽萌芽。

如何斧斤斫断插江浒,又见枝叶生枯槎。

化工生物非无为,异物非妖即为瑞。

此君素有君子操,草木之妖难比类。

天兵煌煌南越平,边民垂死皆更生。

江湖必有弃置君子起,相与戮力匡文明。

坤轴气尽回,天心真厌乱。

生贤济民兆已彰,不信百蛮犹敢叛。

君不见广陵芍药金带围,世无此种人称希。

嘉祐诸贤应兆起,太平勋业流光辉。

作诗示我同心人,世间有事皆可为。

鞠躬尽瘁荅明主,勿俾前贤专美于当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韩雍的诗《瑞竹》描绘了一段关于竹子的故事。诗人寓言竹子难以移植,但通过恰当的方法和时机,它依然能生长繁茂。诗人引用杜甫和黄庭坚关于种植的建议,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竹子在战乱后重新生长,象征着边疆的复苏和君子的崛起,预示着国家的安定和贤才的涌现。诗人借此鼓励人们积极有为,效仿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富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文会为朱挥使昆仲题

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

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

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

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形式: 古风

梁御史二亲双寿诗

广平太守人中豪,芳年发轫由地曹。

功成名遂身早退,清风凛凛何其高。

厥配宜人善为母,雍肃齐家化乡土。

偕老东平昼锦堂,过古希年才四五。

黄金作带横绯袍,明珠裂冠攒翠毛。

双双鹤发对晚景,共誇曾荷鸾书褒。

膝前令子庙廊器,豸绣为衣频奉使。

剩有清名荣及亲,便道还乡慰亲志。

玉缸春酒葡萄香,驼峰凤髓华筵张。

绣綵当筵共称寿,泰山晔晔共辉光。

望泰山,祝亲寿,推恩指日定加封,寿与泰山同永久。

形式: 古风

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

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

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

匆闻门外车马声,倒屣迎我忻忻然。

自言门巷好杉树,亲手栽植今参天。

登堂坐我蒲团上,妙香香茗时时传。

唤来高徒聪上人,颐指气使勤周旋。

须臾开筵列尊俎,款留甚觉心诚虔。

英豪宪副天下士,老成挥使人中贤。

更誇玉雪美公子,好诗好礼今无前。

携得仙家施小童,长歌大雅声清圆。

玉田欢感呼行者,青天歌舞齐联翩。

一派仙音众侧耳,重斟美酒烹肥鲜。

案头石砚压锦笺,墨浆如膏笔如椽。

诸僧罗拜不肯起,阑门索我留诗篇。

君不见远公结社住白莲,一招靖节贤名传。

又不见昌黎有书遗大颠,美誉烜赫垂千年。

愧我无能继古作,爱此光景徒流连。

草草留题拂衣去,何须更问三生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访沈南斋东禅无闻上人方丈有作

昨曾访东禅,东禅方丈居西偏。

群僧琐琐不足数,但觉玉田和尚贤。

今晨复访东方丈,无闻长老尤高尚。

三寸庞眉映雪颠,纯诚实有真僧相。

人言无闻世少双,一生戒行如冰霜。

沾泥柳絮吹不动,春风上下空颠狂。

南斋诗伯常来住,好诗好画留无数。

促我题诗警众僧,众僧酣卧知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