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

一缝纳倾城,江河倒瓶瓮。

人肩承马蹄,百里接飞鞚。

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

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

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

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

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

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

禅寺稍空旷,置酒罗鲜供。

尘埃不到唇,高议窥鸿洞。

席终陈雅戏,钩发每奇中。

西日沉未魄,归鞅尚不动。

醉馀踏高阁,俯视听雷閧。

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宫廷生活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华。诗中以“一缝纳倾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宫廷服饰的精美与华丽,接着通过“江河倒瓶瓮”、“人肩承马蹄”等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壮观与繁忙。

“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描绘了宫廷建筑的雄伟与装饰的华美。而“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则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侈与享受。诗中还提到了“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描绘了宫廷内众多宫女的装扮与活动,以及她们在特定节日或庆典中的角色。

“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表明了宫廷生活中定期的进贡仪式,体现了权力与财富的集中。接下来的“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描绘了宫廷内部的热闹与繁复,各种表演与娱乐活动在此展开。

“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则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忙碌与复杂,人们在其中穿梭,仿佛置身于一场永无止境的梦境。最后,“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了即使在如此繁华的宫廷生活中,人们也难以摆脱生命的终极孤独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奢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

凉夜水浸梦,枕上吹寒雨。

屡变而失真,江行闻篙橹。

倏然听松风,天月半山许。

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

醒时月桂帘,穷阶流一缕。

石窦激寒淙,空水互吞吐。

日日居朝市,合眼见尘土。

始悟山中人,梦境亦清楚。

形式: 古风

出城观柰子花遇大风至韦公寺而还同游为顾升伯李酉卿家伯修

终日惜奈花,一身苦牵羁。

半月始得行,垂老玩姜姬。

飞鞭出重城,修途会封姨。

扑面吹砂砾,熟马昏路岐。

白日恣狂霾,弥空塞琉璃。

举头触横柳,乌纱罥高枝。

一步一摧折,歇马憩仁祠。

山僧出慰劳,白水泛枪旗。

诸馀小比丘,目腓心刺讥。

未闻看花人,罩眠对春姿。

马疲人亦困,酌酒却宽脾。

不独负花约,兼亦怖天威。

自我入京来,无日不沙飞。

四月双重绵,立夏无春时。

司尹省惟日,愚贱安敢知。

长歌击流水,惊起双鸬鹚。

形式: 古风

古树

树老亦如人,骨劲皮皱裂。

百卉争繁华,一枝冷坳铁。

强阳发空心,红芽吐枯节。

有若老翁醉,赪颐照头雪。

姿态虽寡妍,根株免摧折。

百遍阅春风,冰凌傲石碣。

不似夭桃花,容易与春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

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

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

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

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

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

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

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