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时麟凤在郊邱,南北东西取次游。
诗向足山楼上出,无诗千万莫登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的《答何尉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明时贤才如麟凤般散布各地的赞美,他们游历四方,充满活力。诗人强调了诗歌创作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认为只有当灵感涌现,如足山楼那样的美景激发时,才能写出佳作。他甚至劝告读者,如果没有诗兴,千万不要勉强登楼,因为那样可能会错过创作的真正时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景色的崇尚。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自心自过自知非,痛刬根芽事眇微。
个里工夫真切己,百年羁旅一朝归。
千差万别总成非,谁解回光到隐微。
大路迢迢平似砥,欲归谁不遣君归。
老生便作老生涯,不羡漫花顷刻花。
身在山林心在国,太平风露是吾家。
未消着眼到潜虚,那复谈经上石渠。
会得先天无别旨,困眠饥饭更求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