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一)塞上

天末卢龙道。看敷分、山崖耸峙,河流低绕。

极望长城烟一抹,但见黄榆白草。

又添得、孤鸿飘渺。

寒月如霜沙似雪,想当年、有客伤心早。

重画出,边愁稿。短衣自倚高楼啸。

吊西风、一杯残酒,泪痕多少。

漫说明妃出塞苦,不见玉关人老。

更减尽、英雄怀抱。

剩有琵琶浑不似,倩庐儿、弹出凉州调。

公莫舞,乌啼了。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其一》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一首边塞词。诗中以天末卢龙道为背景,描绘了雄壮而苍凉的塞外景色。山崖高耸,河流蜿蜒,长城在远方若隐若现,只有黄榆和白草点缀其间,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作者借孤鸿的形象,寓言了游子的漂泊与思乡之情。

月色寒冷如霜,沙地如雪,诗人想象昔时有人在此处感伤,那份哀愁仿佛被重新勾勒出来。接着,词人登高啸歌,面对西风,借酒浇愁,感叹明妃出塞的艰辛,却未能看到戍边之人岁月的流逝。英雄豪情因此消减,只剩下琵琶声中的凉州曲调,唤起人们的悲凉情绪。

最后,诗人警告说“公莫舞”,提醒人们不要因眼前的歌舞而忘却边疆的苦难,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凄凉气氛,整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二)贺荔裳纳姬举子

宋玉高唐赋。更相逢、洛川绣枕,袁家新妇。

碧杜红兰香不已,间以明珠翠羽。

正解佩、吴宫春暮。

蝶粉蜂黄都褪了,看雕梁、燕燕交交乳。

衣带缓,低眉妩。梦中神女亲携付。

宁馨儿、天上石麟,人间绣虎。

才听啼声知大物,豪气略如其父。

请脱帽、为公狂舞。

玉果金钱汤饼会,愧无功、厚赉吾能与。

只愁写,弄璋句。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旅思

岁月能如许。问愁人、更经消得,几番羁旅。

白发悲秋灯下咏,生受纸窗风雨。

更添得、数声砧杵。

敲破客心千寸碎,枉教人、梦断江南浦。

雁叫也,又平楚。浇愁惟酒差堪语。

忽伤心、此身饮罢,茫无归处。

空自珠帘◇画烛,看尽清歌妙舞。但赢取、青衫泪苦。

红袖殷勤休劝醉,奈鬓丝、禅榻闲眉妩。

老去也,诉渔鼓。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四)端午和刘潜甫韵

小满吴蚕吐。乍阴晴、春红消歇,黄梅迎暑。

刮眼风尘纷未了,遍地蒲人艾虎。

何处觅、龙舟竞渡。

横笛短箫江上远,但关山、烽火传鼙鼓。

请拔剑,为君舞。花花世界遽如许。

算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

金紫貂蝉长在否,不抵枕中炊黍。

又看尽、蛮争触怒。

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

只一醉,忘今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五)九日感旧

偶过慈仁寺。看门前、五株松树,婆娑尽矣。

二十年来风景异,不谓树犹如此。

感旧事、攀条流涕。

白发青衫驱款段,笑无端、贳酒荆高市。

听击筑,悲风起。又逢佳节黄花里。

怅登高、西山残照,暮云千里。

极望齐州烟九点,家在吴头楚尾。

添几幅、荒丘废垒。

汉寝唐宫何处问,只滔滔、不断浑河水。

买一棹,吾归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