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清风松下来

狭世清风少,清风不受催。

惟应松下有,肯向坐间来。

襟袖元如水,山林自少埃。

遂惊弘景宅,不是楚王台。

柳巷无人扫,柴门尽日开。

是谁前喝道,空遣鹤飞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清风拂过松林的宁静与超脱之感。首句“狭世清风少”便点明了在世俗纷扰中,清风难得一见,暗示了诗人对清风的珍视和向往。接着,“清风不受催”则进一步强调了清风的自然与自由,不受外界强加的约束。

“惟应松下有,肯向坐间来。”这两句将清风与松树相联系,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的象征,这里通过清风与松树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清风似乎愿意在松树下停留,与之相伴,更添了几分自然和谐之美。

“襟袖元如水,山林自少埃。”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形容诗人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流水,不受尘世的污染,山林中的空气也因清风而显得格外纯净。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深切喜爱和向往。

“遂惊弘景宅,不是楚王台。”这里的“弘景宅”和“楚王台”都是借指名胜之地,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惊喜之情,认为此处的清幽与宁静远胜于那些名闻遐迩的胜地。

“柳巷无人扫,柴门尽日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柳巷无人打扫,柴门长开,展现出一种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最后,“是谁前喝道,空遣鹤飞回。”这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打扰这份宁静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清风、松树、山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夏景.林风凉不绝

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

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

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

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夏景.乔木生夏凉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夏景.清室夏含霜

一室兰香满,阴阴夏木成。

炎光虽自酷,霜意自含清。

佩玉传风马,钩帘下水精。

燕台无六月,楚户忽三更。

冷袖藏冰藕,凉蟾满露茎。

江湖无雁信,诗鬓自先惊。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夏景.凉引簟先秋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