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长芦江口

篙师柂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

野祝击鼓降神语,老鸦衔肉上树飞。

长江无风平似削,两橹夹舸行将归。

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时矶。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船夫们整理衣物准备出发,从龙女庙前去宰杀猪仔。
乡村巫师击鼓祈求神明指示,老乌鸦叼着肉飞上树梢。
长江水面平静如镜,两桨划动小船即将返航。
南方的山水依旧未变,令人心伤的是那昔日慈祥外婆的旧石矶。

注释

篙师:船夫。
柂工:掌舵工人。
宰豨:宰杀猪仔。
野祝:乡村巫师。
降神语:祈求神明的指示。
老鸦:老乌鸦。
长江:长江。
削:平整如刀削。
慈姥:慈祥的老妇人。
旧时矶:昔日的石矶。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梅尧臣在长江口出发的情景。开篇写篙师和柂工整理衣物,准备启程,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着提到龙女庙中的祭祀活动,反映出当地的文化习俗。野祝击鼓祈求神明保佑,老鸦叼着肉飞上树的画面,增添了神秘与生动的气氛。

诗人乘船顺流而下,长江水面平静如镜,船只在两橹的推动下缓缓归航。他感慨地注意到,尽管时光流转,南国的山川依旧未改,但旧时慈姥所熟悉的江边矶石却勾起了他的伤感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发昭亭

春泥深一尺,车马重重迹。

亲旧各还城,山川空向夕。

今朝水平岸,不畏舟碍碛。

始随湍涨发,已入青苍壁。

落日未逢人,孤村望来客。

泱泱漫田流,青青被垄麦。

欲霁鸠乱鸣,将耕杏先白。

我无农亩勤,千里事行役。

寄谢昭亭神,果不吝深泽。

形式: 古风

发陶庄却寄刁经臣裴如晦

方看梅柳春,共别川河上。

移舟人已归,回首竹林望。

水浑不照影,山远犹相向。

闻道欲西游,汉家今尚壮。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古柳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

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腹肤藏蛟龙,半夜雷砰韸。

飞霆痕尚白,如斩马陵庞。

倏尔巨电至,万弩声裂缸。

又为狂风摧,所残惟朽桩。

卧干越大鼎,绝膑不可扛。

就爇以照渔,骇鳞一何厖。

始知网罟细,未足禁突撞。

隆准以脱去,城下徒焚降。

我从洲上泊,昏晓睨船窗。

始终睹变毁,欲赋挑残釭。

吾交评韩诗,险韵古莫双。

安得共咏此,但嗟各他邦。

形式: 古风

古相思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

织作双纹簟,依然泪花紫。

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

欲识舜娥悲,无穷似湘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