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羽士

别来有路隔仙凡,几度临风欲去难。

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山中胜景常留客,林下清风好炼丹。

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自从分别后,仿佛有仙凡之路阻隔,多次在风中想要离去却难以成行。
我常常沉浸在与鹤为伴的乐趣中,不知何时能到达那谈论玄妙的星坛。
山中的美景总是挽留着访客,林间的清风适宜修炼丹药。
这些经历让我摆脱了俗世的纷扰,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你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作品,名为《寄羽士》。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深情怀念和哲理思考。

"别来有路隔仙凡,几度临风欲去难。"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远境界的情感。"别来"指的是分别之后,"有路隔仙凡"则是说尽管人间与仙界之间有路径相连,但这种区分却使得诗人感到难以割舍。

接着的两句"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表达了对修道之友的情谊和对深奥哲理的探索。"乐道"意味着快乐地遵循道法,"无时忘鹤伴"则是说无论何时都不忘记那 鹤形的道侣。"谈玄"指的是探讨宇宙之谜和生命的真谛,而"何日到星坛"则是在询问何时能够达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山中胜景常留客,林下清风好炼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炼内丹的意象。"山中胜景"指的是壮丽的山中美景,"常留客"则是说这些美景常常留住旅人。而"林下清风好炼丹"则是在赞美林间清风,对于炼制内丹(即修炼真气)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环境。

最后两句"使我浮生尘鞅脱,相从应得一盘桓。" 是诗人对朋友或道侣表达了愿景和期许。"浮生"指的是世间的生活,如同浮云般无常,而"尘鞅脱"则是希望能够超脱这些尘世的束缚。"相从应得一盘桓"则是在表达与朋友共度时光,期待能有一段美好的时光。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真理的情怀。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寄张源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

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寄周韶州

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功业要当垂永久,利名那得在须臾。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寄语故人休怅怏,古来贤达事多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范使君

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脩。

心上惟君知委曲,眼前独我逐漂流。

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报本寺(其一)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

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