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登高远眺、寻幽探秘的过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讴歌。

首先,“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两句,诗人通过攀登高处,建造一番险峻的结构,以便远观林木之表,透过树梢看下方川流,这种视角转换和空间探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开阔而又深邃的自然画卷。

接着,“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描绘了一场细雨来临,给夏末初秋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凉意和湿润感。诗人捕捉到了这微妙天气变化对自然界所产生的影响。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则是诗人在寻找那些稀疏而幽深的竹林,最终来到一片开阔的沙地边缘,这里的“旷”字形容了一种空旷无人的氛围。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中,诗人观察到了蜿蜒曲折的小溪如何在田间穿行,以及稻谷饱满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两句,则是诗人在废弃的旧址中发现了尚存的寒花,而樵夫牧童则在斜阳下对着那些已经荒芜的小丘地笑谈,这里蕴含了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现在的接受。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描绘了云气与流水交织而成的一片阴凉,同时竹林更加清新幽静,这是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美。

最后,“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致的热爱,以及希望能够长久驻足于此,不愿意离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仿佛也能与诗人一同体验到那份清幽自然之美。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登重玄寺阁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窱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

青山导骑绕,春风行旆舒。

均徭视属城,问疾躬里闾。

烟水依泉谷,川陆散樵渔。

忽念故园日,复忆骊山居。

荏苒斑鬓及,梦寝婚宦初。

不觉平生事,咄嗟二纪馀。

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高秩非为美,阑干泪盈裾。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答令狐侍郎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

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

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

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

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