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鍊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江边几棵桑枣树,自从战乱更加荒凉。
怎能忍受客舍中度过年末的严寒,只能把无用的书信寄给远方的家乡。
衣物当尽,如同三尺厚的雪般寒冷,苦思锤炼诗句,直到头发如霜般白。
许多老朋友身居高位,他们应该会笑我如此执着于未显达的道路吧。

注释

江上:江边。
数株:几棵。
桑枣树:指桑树和枣树,这里泛指树木。
离乱:战乱,社会动荡。
更:更加。
那堪:怎能忍受。
旅馆:客舍,旅店。
经残腊:度过年末,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这里象征时间的尽头或艰难时期。
秪:只。
空书:无实际内容或作用的书信,这里指无法传递实际帮助的信息。
典尽:典当殆尽,用尽所有可典当之物。
客衣:旅客的衣物,此处指自己的衣物。
三尺雪:形容极其寒冷,也比喻生活困苦。
鍊精:精心锤炼,刻苦创作。
诗句:诗歌作品。
一头霜:头发全白,比喻年老或忧愁。
故人:老朋友。
多在:大都在。
芙蓉幕:高官的府邸,‘芙蓉’常用来形容高洁或富贵,‘幕’指幕府,代指官署。
应笑:大概会笑。
孜孜:勤勉不倦的样子。
道未光:道路尚未光明,比喻事业未成或未得到认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景图。"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两句,通过对比往昔繁茂的桑枣与现今萧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世事沧桑的感慨。"那堪旅馆经残腊,秪把空书寄故乡"则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他通过写信来排解内心的寂寞。

"典尽客衣三尺雪,鍊精诗句一头霜"两句,以极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严冬之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寒冷环境中仍不懈怠地执著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热情。

最后"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则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回忆与留恋。诗人提到那些已经不再相见的朋友们仍旧生活在有着美丽窗纱(芙蓉幕)的家中,而他自己则处于远方,通过这轻快的笑容和语气,掩饰了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王建在唐代末年的寂寞情怀以及他对于朋友、家乡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隐者居

山人住处高,看日上蟠桃。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

朱书护身咒,水噀断邪刀。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寒食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寒食日看花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

颠狂绕树猿离锁,跳踯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

老来自喜身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寄芙蓉冠子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

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

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

明年有闺阁,此样必难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