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

寥寥私沐地,索索晚秋时。

高树足危响,寒花无媚姿。

远砧投会急,昏雁赴行迟。

抚物能无感,年华及始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寂静的夜晚独自沐浴大地,正值晚秋时节凉风瑟瑟。
高大的树木发出危险的回声,寒冷的花朵失去了娇艳的神态。
远处的捣衣声急促响起,黄昏的大雁飞行缓慢。
抚摸万物怎能不心生感慨,岁月匆匆,青春已经渐渐衰退。

注释

寥寥:寂静的。
私沐:独自沐浴。
索索:形容风声或冷意。
晚秋:秋季末期。
高树:高大的树木。
危响:危险的回声(形容声音大)。
寒花:寒冷季节的花朵。
媚姿:娇艳的姿态。
远砧:远处的捣衣声(古代妇女用砧石捣衣)。
会急:急促。
昏雁:黄昏的雁群。
赴行:飞行。
抚物:抚摸事物。
无感:心生感触。
年华:岁月。
始衰:开始衰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寥寥私沐地,索索晚秋时"两句通过对空气和时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淡漠而悠长的氛围,"私沐"暗示了一种隐秘而不为人知的情感状态,而"索索"则传达了时间流逝的缓慢与无声。

"高树足危响,寒花无媚姿"写出了深秋时节植物的萧条景象。树木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显得脆弱而悲凉,寒冷中的花朵失去了夏日的妩媚,使人感到岁月的凋零。

"远砧投会急,昏雁赴行迟"则通过对远处砧声和大雁归巢的描述,强化了秋天即将过去、冬天即将来临的紧迫感。砧声似乎在催促时间的流逝,而大雁的迟缓反映出一种对于季节更替无可奈何的情绪。

"抚物能无感,年华及始衰"是诗人对物象产生共鸣的心情表达。面对自然界的凋零变化,诗人无法不生出感慨,每一次触摸物象都能唤起对时光易逝的感悟。而"年华及始衰"则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命消减,使人感到无力回天。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以及个人生命力度的感慨和悲凉。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暮春

伏槛临堂更曲池,鲜风淡荡燕参差。

蕙残已觉铜盘冷,梅落犹烦玉笛吹。

拂世只愁衣带缓,当筵但诉玉杯迟。

羲和辛苦真何益,不放金乌宿故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滕寺守丞弃导江宰还家侍太夫人

戴罢华星軷帐催,紫兰芳意遍南垓。

人思孟母三邻养,车避王阳九折回。

渐北征鞭多拗柳,稍西官驿尚传梅。

板舆素有家园乐,早趁新年进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玉溪符上人清风阁

斋橑翠霏间,人高境自閒。

禅心溪上月,佛髻槛前山。

昼漏依莲改,晴云识栋还。

谁持快哉意,来此共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多宝寺水阁

宝坊云构压河流,梁日东南宿雾收。

涌塔千层排候雁,丛楹四注倚阴虬。

低翻楚蕙鲜风晓,横逗吴飙下濑秋。

暇日便堪供赋笔,不烦王粲更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