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
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綵凤驯。
荷嫩爱风攲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殷。
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倖人。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
"枝上浑无一点春"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表明春天已经不再是繁盛时期,而是渐渐消退。接着"半随流水半随尘"进一步描绘了春意的渺茫和不定,像是随着流水漂泊,又像被风吹散。
接下来的两句"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綵凤驯"具体描写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况。"软弱的桑树即将结果"和"幼小的竹子长成了可以制成箭的粗细"表现出春天到夏初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吴蚕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綵凤驯"则是对生机勃勃景象的一种赞美。
中间两句"荷嫩爱风攲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殷"通过荷叶和榴花的形态,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喜悦。"荷嫩爱风攲盖翠"中的"攲"字生动地表现了荷叶随风摇曳的姿态,而"榴花宜日皱裙殷"则是对阳光下榴花盛开时的美丽描绘。
最后两句"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倖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待封一?"中的问号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而"伤心泪"则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伤。"寄与南楼薄倖人"这句,通过寓意深长的"寄"字,以及"南楼"和"薄倖人"的情境设置,使得情感传递得更加深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更通过对春天最后美好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不详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忽得南来信,殷勤慰我心。
新诗怜后逸,清论忆容音。
目断乡程远,楼高客恨深。
三年重会合,依旧见荆阴。
忆昔江头别,相看对古津。
去来分橹棹,南北隔音尘。
把酒何时共,论文几日亲。
归宁知有约,綵服共争新。
一瞬芬菲尔许时,苦无佳句纪相思。
春光正好须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
泪眼谢他花缴抱,愁怀惟赖酒扶持。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病酒厌厌日正高,一声啼鸟在花梢。
惊回好梦方萌蕊,唤起新愁却破苞。
暗把后期随处记,闲将清恨倩诗嘲。
从今始信恩成怨,且与莺花作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