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恩华逐芳岁,形胜兼韶月。

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

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

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恩泽如花般追逐着芬芳的岁月,此处地势优美又恰逢美好的月份。
宴会设在鱼潭之畔,前方有山如龙般蜿蜒,紧依着巍峨的宫阙。
鲜花迎接美妓的到来,鸟儿似乎感知到仙人的舟船即将启程,纷纷避让。
此地正是宴饮游乐的理想之所,即使再次造访,这份欢愉之情也不会消减。

注释

恩华:恩泽、恩惠。
逐:追逐。
芳岁:指芬芳美好的岁月。
形胜:地势优越、景色优美。
兼:同时拥有、兼具。
韶月:美好的月份,常用来形容春光宜人之时。
中席:中央的座位,这里指宴会的中心位置。
傍:靠近、临近。
鱼潭:有鱼的水潭,可能指景色优美的池塘或湖泊。
前山:前方的山。
倚:依靠、紧挨。
龙阙:形容山势如龙,或者指宫阙建筑宏伟壮观,如龙盘踞。
花迎:鲜花盛开以迎接。
妙妓:技艺高超的歌妓或舞妓,古代用于宴会上表演助兴。
至:到来。
鸟避:鸟儿避开、飞离。
仙舟:仙人的舟船,这里用来形容诗中人物乘坐的船只或泛指豪华的船只。
发:启程、出发。
宴赏:宴饮游乐,享受宴会的乐趣。
良在兹:这里正是,指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宴饮赏玩。
再来:再次来到、再度造访。
情不歇:情感不减退,即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欢愉之情始终不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山水之间举行的宴会,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诗人以"恩华逐芳岁"开篇,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追随和欣赏。"形胜兼韶月"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之美与宴会之盛。

接下来的"中席傍鱼潭,前山倚龙阙"描述了宴会的场所,是在水边山麓之间,一片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象。这里的"傍"字用得巧妙,意味着与自然亲近,而"倚"则形象地展现了宴会地点的险峻与宏伟。

诗人接着写道"花迎妙妓至,鸟避仙舟发",其中"妙妓"指的是宴会上才艺出众的人物,她们仿佛受到花朵的欢迎。"鸟避仙舟发"则描绘了和谐的自然景象,即便是飞鸟也在这祥和的氛围中选择逃避,显得宴会场所如同仙境。

最后两句"宴赏良在兹,再来情不歇"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希望这样的美好能够重复,情感不会衰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之美的深切体会与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在郡秋怀二首(其一)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在郡秋怀二首(其二)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

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

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

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

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巡按自漓水南行

理棹虽云远,饮冰宁有惜。

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

猿鸟声自呼,风泉气相激。

目因诡容逆,心与清晖涤。

纷吾谬执简,行郡将移檄。

即事聊独欢,素怀岂兼适。

悠悠咏靡盬,庶以穷日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