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一)

二卵疑苟变,五皮致百里。

用舍各听天,在人何愠喜。

求全造物病,凿窍混沌死。

营营彼何为,万事同一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创作的《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选择与命运的关系。

首句“二卵疑苟变,五皮致百里”以“二卵”和“五皮”为喻,暗示在人生的起点上,人们的选择可能微不足道,但最终的结果却能影响深远。这里“二卵”象征着微小的开始,“苟变”则指事物的自然演变或变化,而“五皮致百里”则强调了看似不起眼的初始条件,经过积累和努力,能够达到远大的目标。

接着,“用舍各听天,在人何愠喜”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否被使用或放弃,应当顺从天意,而不是由个人的情绪或喜好决定。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求全造物病,凿窍混沌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求全”意味着追求完美,而“造物病”则是对这种行为的批评,认为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凿窍混沌死”则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混沌之神,来比喻过度干预或破坏自然秩序的后果。这两句诗警示人们不应过分苛求完美,而应顺应自然,保持和谐。

最后,“营营彼何为,万事同一理”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这句话意味着在忙碌和追求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它提醒读者,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保持冷静,认识到万事万物遵循相同的道理,从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选择、命运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二)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

鸮鸣何足怪,鹊噪未必喜。

日及夜方开,蜉蝣暮不死。

近观众物情,变灭无定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风木轩为丁季悦

有生非无母,失恃才五龄。

已惭泣杖俞,徒慕刻木丁。

谁知树欲静,无奈风不停。

终身罔极悲,年年坟草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过七里八冈

黄昏宿山店,鸡鸣起晨炊。

风雨亦戒行,恐失公家期。

陆行多泥涂,山行多险巇。

下高甫平地,及前复乘危。

七里过八冈,车顿仆已疲。

候门多稚子,衡门足栖迟。

自非刺史荐,远道来胡为。

西郊俨松菊,敢赋归来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槐云轩二首(其一)

槐之云兮团团。欲雨不雨兮其阴夏寒。

彼世之人兮汗马未乾。吾方高枕兮南柯梦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