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夫人挽词(其二)

白发馀欣喜,清时忽叹嗟。

栈危思杜宇,淮涨梦僧伽。

鸑鷟能仪国,骅骝善保家。

传闻专却粒,归去五云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满头白发中仍感欣慰,清平盛世忽然引发感叹。
站在高处忧虑如杜鹃鸟,淮河水涨让我梦到僧伽。
凤凰能象征国家的和谐,骏马善于守护家庭的安宁。
听说他专心致志于节食,期待着乘坐五彩祥云的车子回归。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表示诗人经历岁月的沧桑。
清时:太平盛世,社会安定的时期。
栈危:栈道上的危险之地,比喻高处或险境。
杜宇:杜鹃鸟,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忧愁或怀念。
淮涨:淮河水位上涨,可能暗示诗人的思乡之情。
僧伽:可能是诗人的理想或梦境中的形象。
鸑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德。
骅骝:骏马,象征力量和忠诚。
却粒:节制饮食,形容人有高尚品德。
五云车:神话中的仙车,象征尊贵和超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为宋太夫人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去世者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首句“白发馀欣喜”,写出了宋太夫人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喜悦的心情,体现了她的乐观与坚韧。次句“清时忽叹嗟”,在太平盛世中,诗人却因太夫人的离世而深感哀叹,流露出对逝者深深的惋惜。

“栈危思杜宇,淮涨梦僧伽”两句,通过栈道的险峻和淮河水涨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太夫人在世时的记忆和对她的思念。杜宇象征着远方的呼唤,僧伽则可能暗示太夫人曾有过出家修行的经历,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太夫人生活的追忆和对她的敬仰。

“鸑鷟能仪国,骅骝善保家”运用了比喻,将太夫人比作高贵的鸑鷟,象征她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又如骏马骅骝,守护家庭,展现了她的贤良淑德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传闻专却粒,归去五云车”,“专却粒”意指节俭生活,太夫人以身作则,过着简朴的生活;“五云车”则是对仙人或贵人的隐喻,这里暗指太夫人即将升天,表达了诗人对太夫人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她仙逝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宋太夫人的回忆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怀念和崇高的敬仰。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怀旧

伊昔升平事,中州见最先。

洛花凝晓月,巩树霭寒烟。

相业归貂宠,胡尘溺汉天。

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怀济北弟侄

久客思吾子,生涯滞故乡。

独携高士传,翻忆紫香囊。

合榻言犹在,同堂乐未央。

翩翩春草梦,随意绕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生

我生初世本尧年,大厉群哇不谓然。

方喜神光射天下,忽惊烽火到甘泉。

寺人衮服参岩庙,宫女素衣游市廛。

一道德来千道会,试开言路问群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我昔题南庄壁

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

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

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

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