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寄庆复允中》。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木叶飘萧已半殷”,以秋风中落叶纷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接着,“试临高处望君山”一句,点明了诗人登高远眺的目的,将视线投向远方的君山,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野田缭绕来时路,画舸逍遥数日闲”两句,通过描写蜿蜒曲折的田野和悠闲自在的画船,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这样的场景与上文的登高远眺形成对比,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坐想故人应见忆,如今秃发不胜斑”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也一定在思念自己,而自己却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秃发不胜斑”,形象地表达了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州相望无千里,莫惜新篇断往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虽然相隔两地,但距离并不遥远,诗人鼓励友人不要吝啬新的书信往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沟通交流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