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牛头峰

霜叶黄蝶飞,崖泉白蛇挂。

行行寻故迹,往物已屡化。

高步万石上,独立一木下。

悠然顾吾影,残日在林罅。

古来遗世士,泯观混真假。

所视既已齐,乘险意亦暇。

智愚相与夺,得失纷代谢。

吾欲营力耕,穿岩树茅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攀登牛头峰的旅程和心境。首句“霜叶黄蝶飞,崖泉白蛇挂”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霜叶与黄蝶交织出一幅秋日的美丽画卷,崖泉则以“白蛇挂”的形象,赋予水流动的动态感,展现出山间清幽的氛围。

接着,“行行寻故迹,往物已屡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事物变迁的感慨,虽然曾经的痕迹还在,但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引出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面对自然与自我反思的情景:“高步万石上,独立一木下。”他不仅是在物理空间上的高处,更是在心灵层面的独立与超越。

“悠然顾吾影,残日在林罅”描绘了诗人静默自省的时刻,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林的缝隙洒落,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略带忧伤的色彩。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

最后,“古来遗世士,泯观混真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他们超脱于世俗,不为外界所动,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是对古人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体现。

“所视既已齐,乘险意亦暇”意味着诗人通过这次登山之旅,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衡与从容,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这种境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与反思获得的。

“智愚相与夺,得失纷代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与愚蠢、得与失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其实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个人的态度与选择。

“吾欲营力耕,穿岩树茅舍”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这种生活态度,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向往,也是对现代生活压力的一种逃避与抵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自我以及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18)

圆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窗鸣风片乱,溜冻冰条直。

夜久忽无声,傍檐时淅沥。

青薪焰方吐,红灯花欲滴。

闭阁有馀温,蒙衾兀重席。

形式: 古风

送勤灭宗

出家旅殊乡,同里为骨肉。

况乃情所厚,而兹忽分躅。

清霜彫广野,露立冻群木。

日暮行子身,溪谷映餐宿。

吾闻含德者,凝视养玄瞩。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岁晏能复来,青灯共寒屋。

形式: 古风

赠玉龙曾道士画龙头

乖龙逃雨走,急落西山陬。

缩入画仙笔,雷公不能搜。

画仙有墨池,尺水涵十洲。

俗龙作玄骨,骑入尘寰游。

我求写龙真,画仙许我否?

形全恐飞去,为君且画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

木栖与渊蟠,所性各有适。

顾余丘壑恋,大药不医癖。

青山亦可人,乍见如素识。

森然一窗下,献此万丈碧。

簿领三秦英,轩昂谢尘迹。

壮龄已叠组,旧阀况列戟。

洁身粉黛侧,僧榻群面壁。

国鼎笔可扛,天机锦自织。

停骖偶相值,顾问借颜色。

东风吹芳原,众卉竞春日。

远郊农饷起,烟屋香芋栗。

牛鸣雨陇寒,释耒泥溅膝。

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二宫山水窟,屦钵恬食息。

含羞目崭绝,讵意陪履屐。

终期凌苍巅,一视空八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