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十月朔日偶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去年同一时刻与明月相对的情景的回忆,以及对于君主圣德的颂扬。诗人提到自己虽未受到重用,身处边缘,但并不妨碍其内心的平静与对君主的敬仰之情。
首句“去年此日对清光”,描绘了诗人去年在明亮月光下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着,“圣德能容一介狂”一句,高度赞扬了君主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德,能够包容如诗人这样的“狂人”,即指那些直言敢谏、个性鲜明的人。这不仅体现了君主的仁慈与宽容,也反映了诗人对君主的深切敬仰。
“言略施行非不遇”,表明诗人虽然言语直率,但并未因此而遭遇不幸或被排斥,暗示了君主对言论自由的尊重,以及对人才的包容态度。最后一句“身虽疏外亦何妨”,则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边缘,也不以为意,因为内心对君主的敬仰与忠诚并未改变,这种精神状态超越了个人地位的高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崇敬之情,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坚持自我价值的态度。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