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

物候来相续,新蝉送晚莺。

百年休倚赖,一梦甚分明。

金鼎神仙隐,铜壶昼夜倾。

不如早立德,万古有其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随着季节更替景物相继出现,新蝉声中送走了黄昏时的黄莺。
人生百年不能只靠依赖,梦境清晰地提醒了生命的短暂。
炼丹炉中神仙隐居修行,铜壶滴漏不分昼夜地流逝。
倒不如早日树立德行,这样才能万古留名。

注释

物候:指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的各种自然现象。
相续:相继,连续不断地出现。
新蝉:初夏时开始鸣叫的蝉。
晚莺:傍晚时分的黄莺叫声,也指春天将尽。
百年:指人的一生,因人寿通常以百岁为上限,这里喻指人生。
休倚赖:不要仅仅依赖或期待。
一梦:比喻人生如梦,短暂且虚幻。
分明:清楚,明白。
金鼎:古代炼丹的器具,这里比喻修仙或高洁的境界。
神仙隐:指高人隐士在修炼中追求长生不老。
铜壶:古代计时工具,通过水从壶中滴出计量时间。
昼夜倾:日夜不停地流逝,比喻时间的不断消逝。
立德:树立德行,指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万古:万代,永远。
其名:他的名声,指通过德行获得的永恒声誉。

鉴赏

这首诗是王贞白在唐朝创作的,名为《短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对人生及功德不朽的思考。

"物候来相续,新蝉送晚莺"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更迭更新,以及昆虫季节交替的情景,展现出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主题。诗人巧妙地运用“物候”和“新蝉”来传递这个意境。

"百年休倚赖,一梦甚分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如梦易醒的感慨。诗中的“百年”暗示了时间的有限,“一梦”则指代人生,通过“甚分明”来强调梦醒之后的清晰认识。

接下来的"金鼎神仙隐,铜壶昼夜倾" 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世间功名与自然之美之间的差异。其中,“金鼎”和“铜壶”象征着人为的奢华与功业,而“神仙隐”则暗示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昼夜倾”则形容时间无情地流逝。

最后,"不如早立德,万古有其名" 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这里,“不如”意味着比起那些短暂的人世功业来,倒不如早日树立永恒的德行。通过“万古有其名”,诗人强调了德行能够流传千古,与时间抗衡。

总体而言,这首《短歌》通过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德长存、超越物欲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塞上曲

岁岁但防虏,西征早晚休。

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楼。

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严陵钓台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刘凝评事

棘寺官初罢,梁园静掩扉。

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谈史曾无滞,攻书已造微。

即膺新宠命,称庆向庭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拟塞外征行

寇骑满鸡田,都护欲临边。

青泥方绝漠,怀剑始辞燕。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鹯。

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

行行向马邑,去去指祁连。

鼓声遥赤塞,兵气远冲天。

对阵云初上,临城月始悬。

风惊烽易灭,沙暗马难前。

恩重恒思报,劳心屡损年。

微功一可立,身轻不自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