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花

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誇。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形式: 词牌: 一七令 押[麻]韵

翻译

花朵点缀着大地,各自绽放美丽。清晨的露珠湿润着,月亮还未倾斜。一枝花儿弯向水流,周围是千棵山野的树。
嬉戏的蝴蝶还沉浸在梦境中,娇媚的黄莺叫声更加炫耀。
看见东园的小径已成形,就像西施乘车同行一样令人欣喜。
渐渐地,风吹落花瓣如同飘雪,让醉酒的人感到纷乱如麻。

注释

花:指各种盛开的花朵。
点缀:装饰,使更美好。
分葩:各展芳华,形容花朵各自美丽。
裛:湿润,沾湿。
月未斜:月亮还未偏离正位,意指时间尚早。
一枝曲水:一枝花垂向弯曲的水流。
千树山家:形容山野中众多的树木和人家。
戏蝶:嬉戏的蝴蝶。
娇莺:声音娇媚的黄莺。
成径:形成小路。
何殊:有什么不同。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的代称。
同车:一同乘车,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在一起。
渐觉:渐渐感觉到。
风飘轻似雪:风把花瓣吹落,像雪花般轻盈。
醉者:喝醉酒的人。
乱如麻:形容纷乱的状态,像麻线一样纠缠不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花,点缀,分葩。”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点缀与分葩形容了花朵散发且茂密的情景,让人仿佛能够嗅到花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露初裛,月未斜。”诗中接着描绘出的是晨曦初照,露珠尚存,而夜幕刚退,月光渐隐的清晨。这种细节上的刻画,不仅营造了宁静、清新的氛围,也为接下来的景物描写铺垫了背景。

“一枝曲水,千树山家。”此句通过对曲折小溪与众多树木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一个幽深而迷人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曲水”、“山家”,都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的常见元素,不仅美化了自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誇。”这两句则是对蝴蝶与莺鸟嬉戏的生动描写。蝴蝶在花间舞蹈,仿佛尚沉浸在梦中;而莺鸟的鸣叫,更显得柔美而富有情感,这些生灵的活泼活现,与前文的自然景物交织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诗人通过对东园小径与西边女子共乘车辆的提及,不仅强化了春日游乐的情节,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社交生活的温馨和欢愉。

“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最后两句则是对微妙天气变化与酒宴情景的描绘。春日的细风,如同轻柔的雪花般拂过脸庞,让人感到清新而又带有几分醉意。这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可能已经沉浸于饮酒作乐之中,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使得醉酒的人如同迷失方向一般。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

王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定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唐朝宰相、学者,同平章事王播之弟。为人孝友,嗜学强记,书无不览。四典贡举,所举皆知名士。有“当代仲尼”之称。与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纬图》十卷,《写宣》十篇,今已佚

  • 字:举之
  • 生卒年:760年-847年

相关古诗词

咏五台

缥缈蓬莱未足夸,海峰孤绝更无加。

入门已到三摩地,携手同游千岁沙。

碧玉镜开金菡旧,珊瑚树宿白频迦。

殷勤童子能招隐,共采芝茵和紫霞。

惊起东华尘土梦,沦州到处即为家。

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常乘入月槎。梅福留丹。

形式: 古风

湘灵鼓瑟

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

依稀闻促柱,髣髴梦新妆。

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

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

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

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谒梓潼张恶子庙

盛唐圣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济顺名。

夜雨龙抛三尺匣,春云凤入九重城。

剑门喜气随雷动,玉垒韶光待贼平。

惟报关东诸将相,柱天功业赖阴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