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四)

今我思故里,身不能奋飞。

登高眺山川,孰知予心悲。

却思大化中,万类本无依。

何者为我庐,是处皆可归。

幽忧不自释,齿发日变衰。

不如倾兹酒,杯行无固违。

形式: 古风

翻译

如今我思念故乡,但身体无法飞翔。
我登上高山远望山水,谁知我内心充满悲伤。
又想到在大自然中,万物本无固定归属。
何处才是我的家?其实哪里都能成为归宿。
内心的忧虑无法自我排解,岁月流逝,容颜日益衰老。
倒不如痛饮这杯酒,让杯中的酒随意流转。

注释

故里:故乡。
奋飞:飞翔。
山川:山水。
孰知:谁知道。
大化:自然。
万类:万物。
庐:居所。
是处:任何地方。
幽忧:深沉忧虑。
齿发:牙齿和头发。
倾兹酒:痛饮此酒。
固违:固守、拒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四)》,他以陶渊明的饮酒主题为灵感,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但身体无法如愿返回,只能在登高远望时寄托哀思。他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无定所,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归宿,然而内心的忧虑和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日益衰老。最后,诗人选择借酒浇愁,让杯中的酒随意流转,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八)

有客衣百衲,狂言如病风。

一饮至数斗,醉卧官道中。

我尝延之饮,问对略可通。

告我珠异雀,无轻发其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九)

我游桐君山,霁色天地开。

秋水净远瞩,秋山入奇怀。

兹游有夙约,所愿喜不乖。

岩岩彼高阁,上有浮云栖。

其下插奫沦,百尺不见泥。

同来二三友,斗酒相戏谐。

笑语飞鸟上,醉眼风烟迷。

醒时日已堕,明月照我回。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四)

佳辰菊始华,白衣适尔至。

开樽且复坐,径向丛边醉。

陶死向千载,风流孰其次。

达人岂在酒,寓意乃为贵。

吾知元亮贤,嗜酒不嗜味。

形式: 古风

官捕虎行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禦。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能逐麇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

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

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

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

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真虎为患时一出,人虎为患朝连久。

东乡闻虎在西邻,人虎又向西乡集。

野外晡时即掩关,椎苏不复更登山。

人虎难避愈真虎,纵为虎食不闻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