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醒而偶题

除夜浑疑便白头,携壶相劝醉方休。

敢辞枕上三朝卧,且免灯前一夕愁。

薄命我甘离凤阁,多才君亦滞龙楼。

相逢不尽杯中物,何以支当寂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除夕夜我几乎以为自己已经白头,举杯相劝直到喝醉才罢休。
我不怕在枕上度过三个早晨,只求暂时忘却灯下那一晚的忧愁。
我自认命薄,甘愿离开华丽的宫殿,你才华横溢却也困顿于高高的官楼。
相聚时我们尽情畅饮,但酒尽后如何抵挡这孤寂的州城呢?

注释

浑:完全,简直。
疑:怀疑,以为。
白头:指年老。
携壶:提着酒壶。
醉方休:喝到醉才停止。
敢辞:不怕,不避。
枕上:床头,枕边。
三朝卧:连续三个早晨。
且免:暂且避免。
一夕愁:一夜的忧虑。
薄命:命运不好,不幸。
凤阁:古代皇宫的代称。
滞:停留,困顿。
龙楼:古代皇帝的居所,这里指官位。
相逢:相遇。
不尽:未完,不够。
杯中物:指酒。
何以:用什么。
支当:支撑,抵挡。
寂寞州:孤寂的州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醒而偶题》。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饮宴,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句“除夜浑疑便白头”表明时间飞逝,年华老去,即使在新旧岁更替的除夕之夜,也难以阻止头发变白。第二句“携壶相劝醉方休”则描绘了一场朋友之间举杯畅饮、尽情欢乐的情景。

第三句“敢辞枕上三朝卧,且免灯前一夕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第四句“薄命我甘离凤阁,多才君亦滞龙楼”中,诗人自称“薄命”(生命短暂),而友人则被赞为“多才”,但都未能如愿以偿。

最后两句“相逢不尽杯中物,何以支当寂寞州”表达了对无法长久聚首的遗憾,以及在孤独寂寥之地寻找慰藉的心情。在这里,“杯中物”象征着友谊和欢乐,而“寂寞州”则是心灵所处的荒凉之地。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交往以及人生易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珍惜的情怀。王禹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通过诗歌表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吴门吏隐过三年,何事陶潜捧诏还。

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

花开茂苑谁同醉,雪满梁园独掩关。

会待他年求郡印,剑池重绕碧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岁暮感怀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

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三)

谪居京信断,岁暮更凄凉。

郡僻青山合,官闲白日长。

烧烟侵寺舍,林雪照街坊。

为有迁莺侣,诗情不敢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二)

岁暮客商山,谪居多昼眠。

梦回红药树,身落紫微天。

不得亲公事,如何望俸钱。

荒城共谁语,除却访同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