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翻覆升沈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人生起伏在百年间,未来的路途已有一半成空。
短暂的人生如同梦境中的梦境,世事如风,难以捉摸。
万竿修竹带来宁静,千卷古书追求通达。
一杯浊酒温暖阳光下,又有谁能理解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志?

注释

翻覆升沈:人生的起起落落。
百岁中:一生之中。
前途一半已成空:未来的希望有一半已经破灭。
浮生暂寄:短暂的人生。
梦中梦:梦境中的梦境。
世事如闻风里风:世间之事如风一般难以捉摸。
修竹万竿:万竿修长的竹子。
资阒寂:带来寂静。
古书千卷:众多古籍。
要穷通:追求通达。
一壶浊酒:一杯浑浊的酒。
暄和景:温暖的阳光。
陶然失马翁:像陶渊明那样悠闲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自遣》。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翻覆升沈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翻覆"指的是事物的变化不定,"升沈"则是比喻世事的起伏。百岁的人生中,前半生的努力和追求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空洞。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人生如梦、世事如幻的意境。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比喻为暂时寄宿在梦中,而对于世间纷扰,只能听其声响而已。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退隐山林的生活状态。"修竹"指的是整理竹林,而"资阒寂"则是形容环境的清幽。"古书千卷"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要穷通"则是希望能够彻底理解这些知识。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借酒浇愁,与自然景物交融的意境。"一壶浊酒"指的是简单朴素的饮品,而"暄和景"则是温暖和谐的环境。"陶然失马翁"中的"陶然"是形容心情舒畅,"失马翁"则是古代隐逸之人陶渊明的别称,这里用以自比。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世事和知识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融入,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初月二首(其一)

滟滟流光浅,娟娟汎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初月二首(其二)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吾道

吾道成微哂,时情付绝言。

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

轻重忧衡曲,妍媸虑镜昏。

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杜门

且咏闲居赋,飞翔去未能。

春风花屿酒,秋雨竹溪灯。

世路变陵谷,时情验友朋。

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