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投龙诗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

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

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囗囗觌。

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

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

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

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登上云门山,直上一千尺的高峰。
山顶孤独高耸,山路曲折又狭窄。
前方是对峙的尖峰,下方则是陡峭的悬崖。
阳光照耀的山崖生长着灵芝,阴暗处崖壁半红半绿。
深谷宁静如镜,无边无际的海洋般广阔。
此时雪刚停歇,寒冷的水面更加凝结。
我展开龙袍仪式,安心穿着狐狸皮白袍。
皇帝的恩惠唯有圣主才能给予,地方长官祈求福祉。
举行三元祭祀,五方之地的人都能见到。
翠色的帷幕延展,红色的地毯铺开在丹洞前。
祈祷声中天鼓响起,恭敬传递着白色的书卷。
朝霞间,官员身着红色官服,山岚间,黄色衣裳如云翻滚。
捧着玉简表达诚意,仙人佩饰期待传递信息。
香气飘入山洞,吉祥云彩从岩石中显现。
真诚必定引来感应,大福即将降临。
忽然空中传来神明的话语,祝祷皇帝万寿无疆。

注释

晓:清晨。
云门山:地名,古代名山。
弥孤耸:非常孤独高耸。
盘途:蜿蜒的山路。
阳巘:面向太阳的山崖。
阴崖:背阴的山崖。
冱寒:严寒。
龙仪:帝王的仪仗。
狐白:狐狸皮白袍,古代贵人的服饰。
方伯:古代地方长官。
三元章醮:道教仪式中的重要环节。
囗囗觌:此处原文缺失,可能指五方之人相见。
翠微:青翠的山色。
丹洞:红色的洞穴。
端素册:洁净的书卷。
朱绂:红色官服。
岚际:山岚的边缘。
玉策:玉制的书简。
仙佩:神仙的佩饰。
岫门:山洞口。
瑞云:吉祥的云彩。
神言:神明的语言。
帝寿:皇帝的寿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云门山进行的祭祀活动,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壮观的山势和庄严的仪式。开篇“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即设定了雄伟的画面,读者随着诗人的脚步,一步步攀升到高耸入云的绝顶。

在这片神圣的空间里,“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不仅形容了山势的险峻,更透露出一丝超自然的色彩。山间的壑水静谧而深邃,无际极的渺溟似乎与天地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雪霁之后,诗人“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这些细节展示了祭祀活动的隆重和庄严。祭礼中所祈求的不仅是福泽,更有对圣主的敬仰与祝愿,这从“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可见一斑。

诗中的“三元章醮升,五域囗囗觌”,则是对祭礼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的描写。这些仪式不仅有助于沟通人与神之间的联系,更象征着祈福和祝愿的传达。

随后,“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等句节,通过对帷幕、机茵等物品的描绘,强化了祭礼场所的神圣感。诗人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仪式,寻求与神灵的沟通。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则是对祭祀活动高潮部分的刻画,这些动作和声音都在强调这一时刻的庄重与神圣。紧接着,“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等句,更从视觉上增添了这场景的壮丽。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中的玉策和仙佩,不仅是祭祀时所用的器物,也象征着对神灵的虔诚与尊重。而“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则描绘出了仪式结束后的一种祥瑞景象,这预示了祈福成功和吉兆降临。

最后,“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礼效果的信心。紧接着,“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则是对神灵降旨的描写,这不仅是对仪式成功的肯定,也是对天命和皇权的一种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势与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宗教信仰、自然崇拜以及对君主的尊崇。这样的主题在唐代文学中并不鲜见,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精美的语言,将这些元素融合得天衣无缝,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既庄严又神秘的画面。

收录诗词(1)

赵居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攻玉赋附卞生追怨之歌

昔之玉在石,石在山,山有玉兮隐其间。

今则石为错,玉为环,环亦献兮君解颜。

遂与生刍为比,与郤桂同攀。

岂辛勤于道路,徒抱泣于荆蛮。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刺左右膊诗

野鸭滩头宿,朝朝被鹘梢。

忽惊飞入水,留命到今朝。

形式: 五言绝句

对酒

云翁耕扶桑,种黍养日乌。

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长绳系日未是愚,有翁临镜捋白须。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

人生如云在须臾,何乃自苦八尺躯。

裂衣换酒且为娱,劝君朝饮一瓢。

夜饮一壶,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桐君桂父岂胜我,醉里白龙多上升。

菖蒲花开鱼尾定,金丹始可延君命。

形式: 古风

苑中遇雪应制

千钟圣酒御筵披,六出祥英乱绕枝。

即此神仙对琼圃,何烦辙迹向瑶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