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樽限杯。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

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形式:

翻译

懂得荣誉耻辱就紧闭嘴巴,对是非默默点头不表态。
沉浸在书卷中暂且停留,空闲时袖手旁观,即使贫穷也自得其乐。
今日有酒今日醉,只管畅饮直到杯中见底。
转眼间世事如沧海桑田,岁月匆匆,老朋友日渐稀少。
不是因酒而困,而是诗作困扰,常常是吟诵的思绪使我醉倒。
四季风月陪伴着悠闲的生活,无须忧虑,诗酒相伴,享受自然的天真快乐。
张良选择辞去官职保全自身,范蠡退隐江湖远离祸患。
喜好山水总是最适宜,你细细品味,古今中有多少人能理解这种心境?

注释

牢缄口:紧闭嘴巴,保持沉默。
谁是谁非:对错、是非。
淹留:暂时停留,沉浸。
闲袖手:空闲时袖手旁观。
白发故人:年老的老朋友。
诗困:为诗作所困扰。
四时风月:四季的风景和月亮。
全身计:保全自身的方法。
远害机:远离祸害的策略。
乐山乐水:喜爱山水。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中吕·阳春曲·知几》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怀小令,通过日常生活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以智者的态度描绘了面对世事纷扰时的沉默与冷静,懂得分辨荣辱却不轻易发表意见,只是在心中默默评判。

“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清贫,也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保持一种超然的风度。

接下来,“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樽限杯”表达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享受当下,不为明日忧虑,但同时又暗示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描绘了时光流逝,人事如梦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

最后几句,“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对诗人的影响,使他沉醉于诗意之中,而“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酒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结尾处,诗人借张良、范蠡两位历史人物的智慧选择,说明顺应自然、远离祸害的重要性,并以“君细推,今古几人知”结句,引发读者对这种人生哲学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白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中吕】阳春曲.题情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形式:

【双调】乔木查(其一)对景

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

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

形式:

【双调】庆东原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黄金缕,碧玉箫,温柔乡里寻常到。

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

则待强簪花,又恐傍人笑。

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

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

形式: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