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曲升平泪万行,风尘戎马厄潜郎。
民愁竞造黄天说,岁熟如逢赤地荒。
七贵五侯金穴富,白山黑水铁车忙。
老生苦记文忠语,多恐中原见鹫章。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岁暮杂感(其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一曲升平泪万行”以悲凉的调子描绘出看似歌舞升平的表面下隐藏的泪水,暗示了社会的不和谐与人们的苦难。接下来,“风尘戎马厄潜郎”形象地描述战乱带来的艰难,将主人公置于险境。
“民愁竞造黄天说,岁熟如逢赤地荒”两句进一步揭示百姓的困苦,即使年成丰收,人们的生活依然如同面临荒年一般艰难。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强化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七贵五侯金穴富”揭露权贵们的奢华,与普通民众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
最后,“白山黑水铁车忙”描绘出繁忙的生产和战争机器,而“老生苦记文忠语,多恐中原见鹫章”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教训的记忆,担忧国家再次陷入战乱,用“鹫章”象征战乱的残酷和灾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晚清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民生的疾苦,体现了丘逢甲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不详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五洲云扰角群雄,幻出楼台蜃气中。
环起杀机愁易宿,饫闻怪事懒书空。
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说佛不妨妨说鬼,飞燐早已逐韩公。
牢落高阳旧酒徒,缶声悽绝唱乌乌。
极知王屋移非计,坐惜神丛借已枯。
老骥负车鸣折坂,饥鹰驱雀下平芜。
人间剥复关天运,醉看梅花九九图。
寒宵读史一灯深,眼底浮云变古今。
卒懦无狐篝楚火,士愚有狗斗秦金。
故应积气天难坠,何致清谈陆便沉。
上界不知人事苦,但闻开宴奏元音。
卜居何处是南村,说虎翻怜市语喧。
铜鼓嶂高山雪盛,红罗沙近海云昏。
太阴守岁愁兵气,故国逢春怆梦痕。
熳烂桃花过残腊,人閒无路访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