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寄童伯礼》其一,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家庭和睦、家族人才辈出的自豪之情。
首句“俗薄吾深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厌恶,认为世俗的浅薄令人难以忍受。接着,“家肥子孰过”一句,转而赞美自己的家庭,表示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子女也各有所长,没有辜负家教。
“孝慈诸弟共,才俊一门多”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才华横溢,兄弟之间相互照顾,家族中人才众多,体现了作者对于家庭文化的骄傲。
“处世难同众,居乡本贵和”则揭示了作者在社会交往中的态度,即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同时强调了居住地的和谐重要性,认为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个人品格的培养。
最后,“古来脩礼让,盗贼尚投戈”一句,引用古代典故,说明自古以来,即使在盗贼横行的社会,只要推行礼仪谦让,也能促使他们放下武器,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力量的坚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视,以及对家族人才传承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