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童伯礼(其一)

俗薄吾深厌,家肥子孰过。

孝慈诸弟共,才俊一门多。

处世难同众,居乡本贵和。

古来脩礼让,盗贼尚投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寄童伯礼》其一,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家庭和睦、家族人才辈出的自豪之情。

首句“俗薄吾深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厌恶,认为世俗的浅薄令人难以忍受。接着,“家肥子孰过”一句,转而赞美自己的家庭,表示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子女也各有所长,没有辜负家教。

“孝慈诸弟共,才俊一门多”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才华横溢,兄弟之间相互照顾,家族中人才众多,体现了作者对于家庭文化的骄傲。

“处世难同众,居乡本贵和”则揭示了作者在社会交往中的态度,即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同时强调了居住地的和谐重要性,认为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个人品格的培养。

最后,“古来脩礼让,盗贼尚投戈”一句,引用古代典故,说明自古以来,即使在盗贼横行的社会,只要推行礼仪谦让,也能促使他们放下武器,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秩序和道德力量的坚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视,以及对家族人才传承的自豪感。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寄童伯礼(其二)

黍肉屡来馈,寸心殊自怜。

伤廉增我过,尚德贵君贤。

握臂知身瘦,捐书待病痊。

每怀徐孺子,衰世道能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催菊

蚤带春泥种,频添沃壤培。

如何九日至,不见一枝开。

时过花何补,天寒客懒来。

便须连夜发,莫负掌中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代菊荅

生意本天得,无人亦自芳。

但能娱晚节,何必媚重阳。

服食多延寿,风霜独擅场。

秪应夷皓辈,心迹可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北山翁

避世惭无术,忘年赖有翁。

山中九日后,花下一尊同。

江迥宜秋色,林疏怯晚风。

放怀甘取醉,舍此更谁从。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