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元质彬之西上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

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

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梨岭旧家声。

瓣香旦旦为君祝,唾掌功名在此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二十年来相伴读书灯,亲友情深犹如朋友间。
风高猎鹰两度翱翔,鹏程万里不计路程。
在新的官署立下功劳,旧时梨岭留下家族荣耀。
每日虔诚祈祷为你祝福,手掌般的小事也能成就功名。

注释

二十年来:指过去的二十年。
共短檠:共同在简陋的书灯下学习。
相亲:关系亲密。
不减:不亚于。
友于情:朋友之间的感情。
风高:比喻志向远大。
鹗版:猎鹰捕获猎物的版面,象征成功。
曾双中:曾经两次取得成功。
海阔:比喻广阔的天地。
鹏抟:大鹏展翅飞翔。
不计程:不计路程遥远。
宣力:出力。
棘围:形容艰难困苦的环境。
新扁额:新设立的匾额。
题诗:题写诗歌。
梨岭:地名,可能有家族渊源。
旧家声:家族的旧日声誉。
瓣香:点燃的香,象征虔诚。
旦旦:每日。
为君祝:为你祈福。
唾掌功名:小事也能带来功名。
此行:这一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送林元质彬之西上》,通过对友情深厚和长久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林元质彬二十年的深厚友谊,尽管时间流逝,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并未减少,反映出深沉的友情。

"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

这里借用了风高浪急、鸟翼相倚的意象,以及海阔天空、鸿雁传书的情境,形容两人之间的情谊如同风中的鹗版,海上的鸿雁,不论距离多远,都不计较旅途的艰辛。

"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梨岭旧家声。"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林元质彬离别时的心情和举动,通过在宣纸上挥洒力量、在新修的围墙上留下印记,以及在梨山脚下的老屋中题字留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瓣香旦旦为君祝,唾掌功名在此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林元质彬的美好祝愿,用瓣香每日为其祈福,以及将功名与手掌中的水珠相比,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事业成功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谊画面,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间真挚友情的一面。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送洪承信儒发西上

诗赋不直一杯水,明经谈笑博青紫。

两石争如识一丁,长枪得胜毛锥子。

夫君稽古岁月深,雕虫童习素所耻。

奋身刀剑亦借径,未能免俗聊尔耳。

朝来免胄翰墨场,妙发穿杨三昧矢。

神人换鼻许正郎,朱衣点头相行李。

仙霞绝顶雪漫天,快上扶摇九万里。

明春跃马白玉京,都人争看龙烧尾。

应笑向来点额人,方上桥门趋剑履。

便须破费千黄金,邀侬一醉长安市。

形式: 古风

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真西山赴召

一朝三命下金銮,独有先生出处难。

学术颜曾千载上,行藏吕范二公间。

莫言一木难支厦,须向中流力障澜。

爱助盖为天下计,丈夫心事颇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司舶温陵

君不见有唐元结守舂陵,湘湖一道盗纵横。

独元所治一无犯,镇抚孤垒如金城。

又不见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镇凤翔何迅速。

两州之民境上争,先把州麾后钧轴。

使君来莆全似元,精明旗帜张辕门。

威风惠雨相劘拂,鼠辈不敢闯吾藩。

使君去莆仍似杜,截镫遮留喧道路。

吾莆赤子方有依,泉何为者争吾父。

我将软语劳莆人,此地幸与泉为邻。

刁斗相闻邹近鲁,瘠肥不比越视秦。

使君风采压人望,莆亦倚泉为保障。

渠魁缚致藁街前,四野腥膻行涤荡。

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

出平西贼入衮绣,一韩一范何人哉。

书生自顾老无力,不能从公取俘馘。

愿将诗颂纪中兴,浓墨大字书浯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