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之翰

孙侯腹载天下书,崔嵬岂啻重百车。

伏羲以来可悉数,孰若自作何有馀。

更能议论恣倾倒,万里一泻昆崙渠。

谁为胸中斡太极,元气浩浩随卷舒。

昔来谏官对天子,何秽不欲亲芟锄。

不容乃独见磊落,出走并海飘长裾。

孙侯风节何所似,雪洗八荒看太虚。

亲如国忠眼不顾,旧若张禹手所除。

归来已绝褒贬笔,进用只调敖仓储。

合持《诗》《书》《白虎论》,更护日月金华居。

万世根深固社稷,百年旧叟休田闾。

素识孤生爱茅屋,久将老母求山砠。

秋归愿事九江获,夜出未倦安丰渔。

孔明苟欲性命遂,孟子岂病王公疏。

尘埃未得见此乐,太息一付西江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孙侯满腹经纶,学问之广,如同装载了天下书籍,其学识之深厚,岂止百车之重。
自伏羲以来的知识,他都能详尽掌握,相比之下,他的学识又何止多余。
他能自由发表见解,言辞犀利,犹如长江大河般滔滔不绝。
谁能像他那样,胸中蕴藏宇宙真理,元气浩荡,随心所欲地展现出来。
过去,他曾以直言进谏,无所畏惧,想要亲自铲除污秽。
因直言被不容,他选择离开,独自面对大海,衣带飘逸。
孙侯的品格风范像什么呢?如同雪洗天地,让人仰望太虚无边。
他对待旧友如国忠般无私,对待权贵如张禹般公正。
回归后,他不再参与褒贬之事,只专注于管理仓库和储备。
他肩负着《诗》《书》等经典,守护着日月精华之地。
他的影响力深远,如同稳固国家根基,百年老翁也应敬重他。
他深知孤独,却热爱简朴生活,常伴母亲在山间寻找安宁。
秋天归乡,希望能在九江收获,夜晚出行,也不厌倦安丰的渔业。
如果孔明只为保全生命,那么孟子又怎能忍受权贵的疏远。
尘世未能见到这样的乐趣,他只能将叹息寄托给西江的鱼儿。

注释

腹载:满腹经纶,形容学问渊博。
崔嵬:形容高大。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创世神。
斡太极:比喻掌握宇宙真理。
谏官:直言进谏的官员。
磊落:光明磊落,坦诚。
八荒:指天下四方。
国忠:唐代名臣杨国忠。
张禹:东汉名臣,以公正著称。
褒贬:赞扬或批评。
《诗》《书》:古代经典文献。
日月金华居:象征尊贵地位。
社稷:国家的代称。
山砠:山中小土丘,隐居之处。
九江:泛指江河。
孔明:诸葛亮。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太息: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寄赠好友孙之翰的作品,表达了对孙之翰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赞扬。首句“孙侯腹载天下书”形象地描绘了孙之翰学问广博,如同装载了全世界的书籍。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他知识渊源流长,见解独特,议论雄辩,犹如昆仑大河般奔涌。诗人还提到孙之翰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即使被排挤也不改其磊落风节。

诗中将孙之翰比作古代贤臣如国忠和张禹,称赞他的忠诚与正直。然而,孙之翰并未因此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被贬职,只能管理仓库。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读书人的本色,守护着文化和道德的高地。诗人感叹,如果像孔明那样追求个人安逸,或像孟子那样忧虑王公之失,就无法领略孙之翰这样的高洁乐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未能亲眼见到孙之翰的这种生活态度,只能将感慨寄托于江水。整首诗以孙之翰的才学、人格和遭遇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寄舍弟

新霖洗穷腊,东南始知寒。

惊我千里意,觉汝征途难。

空江挂风席,扁舟与谁安?

羁旅费亦久,橐衣岂无单。

念汝西北去,壮心始桓桓。

竟逢有司惑,斥走怀琅玕。

士固有大意,秋毫岂能干。

所忧道里困,久无一樽欢。

我意生恻恻,为之却朝餐。

人生飘零内,何处怀抱宽。

已期采芝乐,握手青霞端。

无令及门喜,淹留雪霜残。

形式: 古风

欲求天下友

欲求天下友,试为沧海行。

风来冥冥内,摆触怪浪生。

突兀万里怒,势疑九州倾。

鲸鹏不自保,况此一舟轻。

我徒幸来即,可留石根耕。

日将书上客,共须天地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

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

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形式: 古风

菊花

菊花秋开只一种,意远不随桃与梅。

游人有几爱孤淡,零落野水空岩隈。

层层露萼间枝叶,金靥万个围苍苔。

直从陶令酷爱尚,始有我见心眼开。

为怜清香与正色,欲搴更惜常徘徊。

当携玉轸就花醉,一饮不辞三百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