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
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
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
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友人惠石两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名曰小玉山》。诗人以友人赠送的石头为题材,巧妙地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巧思的赞赏和对石头自然形态的描绘。
首联“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诗人回忆过去喜欢读书,现在却将目光转向眼前这双峰峻峭的石头,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颔联“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诗人想象自己在梦境中曾游历过大槐国,而眼前的石头仿佛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隐居的小玉山,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暮霭朝曦一生了,高天厚地两峰闲”,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日出日落,人生的短暂与天地的永恒形成对比,而这两座山峰则显得悠闲自在。
尾联“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诗人高度评价友人的石峰,认为其形象之美可与杜甫的诗句相媲美,甚至在艺术上可与杜甫的“玉山”一词相提并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赞美了友人的匠心独运,也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布衲王摩诘,禅馀寄笔端。
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
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
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
江南丞相浮云坏,洛下先生宰木春。
孟喜何妨改师法,京房底处有门人。
旧喜读书今懒读,焚香阅世了闲身。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