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偎红杏遮。

来蚤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苏州自古以来就以繁华著称,但它更钟爱岩石边和水边的景色。
再次踏入白云间寻找清澈的钓鱼溪流,夜晚伴着明月投宿诗人的居所。
山中隐士惊讶地戴着乌纱帽出现,溪边少女欢笑着依偎在红杏树下。
他们早早离开山水,投身于纷繁的名利之中,只能感叹不已。

注释

姑苏:指苏州。
号:号称。
繁华:繁荣热闹。
恋:喜爱。
岩边:岩石旁边。
水涯:水边。
重入:再次进入。
白云:象征高洁或隐逸生活。
钓濑:钓鱼的小溪。
明月:明亮的月亮。
宿诗家:投宿诗人住所。
山人:山中的隐士。
戴乌纱:古代官员的官帽。
溪女:溪边的女子。
红杏:红色的杏花。
遮:遮掩。
来蚤:早早地。
抛:离开。
泉石:泉水和石头,代表自然生活。
荣利:荣华富贵。
一吁嗟:一声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依韵酬章推官见赠》。诗中,诗人以苏州的繁华为背景,表达了对山水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利的淡泊态度。

首句“姑苏从古号繁华”,描绘了苏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然而诗人的心却不为所动,转向了自然。“却恋岩边与水涯”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对岩边水畔宁静生活的眷恋。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意欲在白云深处的钓溪边寻找宁静,夜晚则伴着明月寄宿于诗人的居所,过着诗意盎然的生活。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偎红杏遮”通过山人惊讶诗人不拘俗套的形象,以及溪边女子的欢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形象,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最后,“来蚤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荣华的厌倦,感叹人生如梦,最终只能在叹息中远离这些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苏州的繁华为反衬,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范仲淹清高脱俗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酬黄灏秀才

再贬鄱川信不才,子规相爱劝归来。

客心但感江山助,天意难期日月回。

白雪孤琴弥冷淡,浮云双阙自崔嵬。

南方岁宴犹能乐,醉尽黄花见早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寄

三提相印代天工,邓国归来耀本封。

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酬恩定得祠黄石,谈道须期会赤松。

莫虑故乡陵谷变,武当依旧碧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鲙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

山中宰相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

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

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

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