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褚司马

妄识皆心累,浮生定死媒。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

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

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

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所有的认识都是心灵的负担,人生如同浮萍注定是死亡的媒介。
谁说老龙是吉祥的,终究也难逃伯牛那样的灾难。
因此有人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但仍保留着逃避世俗的酒杯。
山川中的秋天树木显得凄苦,夜晚窗户旁的泉水声令人哀伤。
还记得骑着青骡离开的情景,怎能料到后来白马的到来。
汉朝的大臣修撰历史,不要掩盖像褚生那样的才华。

注释

妄识:不真实的认知或妄想。
心累:心灵的疲惫或精神上的压力。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人生。
死媒:导致死亡的因素或死亡的象征。
老龙吉:这里可能指传说中长寿的龙,象征吉祥。
伯牛灾:典故,指孔门弟子冉伯牛患重病早逝,此处表示即使看似吉祥也难免厄运。
求仙药:寻求长生不老的药。
遁俗杯:逃避世俗的酒杯,象征超脱或隐逸。
青骡:古代交通工具,此处可能指代离去的场景。
白马来:可能指代新的开始或变化。
修史记:编写历史记录。
褚生才:褚生,指褚少孙,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此处指他的才华不应被埋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哭褚司马》。王维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历史记载的深刻感悟。

首句“妄识皆心累”,意指世人往往被错误的认知所困扰,内心因此而感到沉重。紧接着,“浮生定死媒”则表达了王维对人生短暂与死亡必然性的认识。

接下来的“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老龙和伯牛的故事,强调即便是神仙也难逃灾难。这里的“老龙”指的是能够长生不老的仙龙,而“伯牛灾”则是一种天灾,意味着即使是高贵如伯牛,也无法避免灾厄。

诗人随后提及“故有求仙药,仍馀遁俗杯”,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之药的追寻,以及最终回归平凡生活的无奈。这里,“遁”字意味着隐退或回归。

在“山川秋树苦,窗户夜泉哀”中,王维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秋天的山川与寂静的夜晚泉水声,表达了自己的凄清和悲凉之情。这些意象不仅形容了外在景物,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则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怀念。这里,“青骡”与“白马”都是古代用以象征友情或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感慨。

最后,“汉臣修史记,莫蔽褚生才”是王维对已故友人的缅怀与肯定。其中“汉臣”指的是历史上的臣子,而“修史记”则表明他们在记录历史方面的贡献。“莫蔽褚生才”强调不要忽视褚生的才能,褚生是诗中所哀悼的人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也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王维成功地在诗歌中构建了一种既个人又普遍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晓行巴峡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寓言二首(其一)

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

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

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

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

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

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游悟真寺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汎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