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次韵子云春日(其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问舍求田苦未成”,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追求尚未实现的艰辛与无奈。接着,“定逢丘壑眼先明”暗示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内心的向往,认为在那里才能找到真正的明悟。
“极知官事无时了”表达了对繁琐官务的厌倦,认识到公务难以有尽头,诗人选择暂且抛开尘世烦恼,享受“青山任意行”的自由生活。这里引用陶渊明(字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暗指自己对官场的淡泊态度。“子荆洗耳”则借典故表达对清静无为的认同,来自汉代的王阳明拒绝听取别人贬低诸葛亮的言论,象征着诗人不愿受他人是非干扰。
最后两句“不妨同是催科拙,下考他年更类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虽然在征收赋税(催科)上并不擅长,但这也是一种解脱,比起官场的繁复,也许将来能像一座安静的城池,过上更为简单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