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朗元白所寄

自来溪里住,家计逐年增。

日煮三窠菜,时供一个僧。

坐禅非所习,看话亦无能。

只么随缘过,如何继祖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溪边的僧人,生活简朴而自得其乐。他每日煮三碟小菜供养一位僧侣,不追求高深的坐禅,也不擅长阅读佛经,只是随缘度日。诗中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传统佛教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的思考。通过“如何继祖灯”一句,表达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将古老的佛教智慧和精神薪火相传的深刻关切。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佛法精神的深入体悟和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易门

背溪开北户,别路出西林。

熟客也须问,游僧未得寻。

庭中闲草色,园内老莺吟。

尽日无人事,犹嫌住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归赋此以寄东田隐士

触热嫌寻访,闭门如路穷。

手持东野集,思与何人同。

候雨坐檐树,听蝉得晚风。

因之过林叟,归步月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新秋有怀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

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

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

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北禅讲师

秦淮一相见,云鹤两闲身。

共爱青萝寺,俱为白发人。

楚江花后别,吴苑雨中春。

今日因师去,莼乡梦又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