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岁暮病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魏元戴所作,描绘了词人在岁末病中的心境与感慨。
“多病遏流年”,开篇即道出词人因疾病缠身而感到时光被阻滞,岁月不再流转自如,表达了对身体状况不佳的无奈与哀愁。“撼户风森”,紧随其后,描绘了冬日寒风凛冽,摇动门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与词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
“铁函事史不须传”,此处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感慨。铁函,古代用于收藏重要文献或宝物的容器,这里象征着历史的记载。词人认为,即便历史的真相被妥善保存,也不必过分传扬,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历史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性,使得某些真相难以简单明了地传达给后世。
“堪叹贱儒身手健,荒冢争穿”,这两句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词人感叹那些所谓的“贱儒”(地位低下的读书人)在社会上颇为活跃,而真正的学者却默默无闻,甚至最终只能埋骨荒野。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与世态炎凉。
“谁与斗尊前”,词人在此提出疑问,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共饮畅谈的人,表达了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检点平生,足根空带九州烟”,这两句回顾了词人的一生,虽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内心却充满了空虚与遗憾。这里的“九州烟”可能象征着词人对国家、对历史的深深眷恋与感慨。
“三尺桄榔寒曳杖,暄负南檐”,最后两句描绘了词人在病中独坐,手持三尺长的桄榔木杖,面对寒冷的冬天,却依然坚强地支撑着自己。这不仅体现了词人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尊严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词人在岁末病中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