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

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轻时离开茅岭,中年时命运坎坷
旧日朋友因地位高而疏远,新月升起更添愁绪
旅途思绪如风中落叶飘摇不定,归乡之心随着大雁飞过城市
只有你了解我的苦楚,这与梧桐叶在炉火中鸣叫有何不同

注释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茅岭:可能指某个地方名。
中年:指人生的中间阶段。
道不行:指仕途或人生道路不顺。
贵绝:地位提高而断绝联系。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或愁绪。
旅思:旅途中的思绪。
归心:回家的心愿。
雁过城:借雁南飞表达思归之情。
惟君:只有你。
知我苦:理解我的苦处。
爨桐鸣:比喻生活艰辛,如同梧桐叶在炉火中发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的冬日怀念故乡和老友的情景。诗人以"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开篇,表达了自己青年时期的梦想和希望,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感觉道路崎岖难行。这反映出诗人的无奈与失意。

接着,"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写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旧日的朋友因为地位的升高而疏远了,这份离别之痛在冬夜新月的映照下变得更加深刻。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则描绘了一幅秋冬交接时节的景象。落叶纷飞,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而那高飞的雁群更激起诗人归家的渴望。

最后,"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知音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楚。爨桐鸣,即寒蝉鸣,是古代比喻朋友之情深的典故。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真正理解自己痛苦的朋友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于友情和归属感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即事二首(其一)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

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

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塞即事二首(其二)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会中赋得新年

万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

暗生无限事,潜老几多人。

归路旧侣尽,故乡回雁新。

那堪独惆怅,犹是白衣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

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

今听当命遂,方欢上国游。

吟才依树午,风已报庭秋。

并觉声声好,怀恩忽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