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湖亭

祥云宫殿半荒芜,独有亭基下瞰湖。

水气淼茫吞八极,地形磐礴跨三吴。

一轮红日射铜阙,数点青山浮玉壶。

欲问湖边诸澳长,长洲盗贼已平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华丽的宫殿如今半是荒凉,只有亭台基座俯瞰着湖泊。
湖面上水汽弥漫,仿佛能吞没天地四方,地势雄伟,跨越了三吴大地。
一轮红日映照在金色的宫阙上,几点青翠山峰如玉壶浮在湖面。
想要询问湖边各处港湾的长度,是否已没了长洲的盗贼之患?

注释

祥云宫殿:形容宫殿华美,祥云缭绕。
半荒芜:指宫殿废弃,只剩一半还显得繁华。
亭基:亭子的基础或遗迹。
瞰湖:从高处向下看湖。
水气淼茫:形容湖水广阔,水汽蒸腾。
吞八极:形容湖面广大,似乎能包容天地四方。
地形磐礴:形容地势雄壮、稳固。
跨三吴:跨越了古代的三吴地区。
铜阙:金属装饰的宫门,代指宫殿。
玉壶:比喻清澈的湖水和山峰。
诸澳:指湖边的各个港口。
长洲盗贼:指历史上曾存在的盗贼团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山水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祥云宫殿半荒芜”一句,通过对宫殿残破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独有亭基下瞰湖"则透露出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处眺望湖光山色的意境。

“水气淼茫吞八极”、“地形磐礴跨三吴”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湖泊与山脉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雄伟。

“一轮红日射铜阙,数点青山浮玉壶”则是对光线和色彩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夕阳照耀宫阙、山峦如玉的意象,传达了景色的温暖与静谧。

最后,“欲问湖边诸澳长,长洲盗贼已平无”表明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回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平和安宁的时光氛围。这里的“长洲盗贼”,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时期在这个地区发生的动乱,而现在则是一片太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事件的提及,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思考。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赠乡僧祖元

挑包不住雁边峰,万里来参琰浙翁。

刀割万缘随指断,镜磨诸漏著身空。

不从贝叶钻陈迹,只向蒲团下钝工。

结习依然销未尽,有时诗语学琴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塞下

黄云连陇树,红日下溪榆。

毡帐三千里,蜂屯十万夫。

鲁刍肥厩马,汉粟遗城狐。

虎韔空涵月,犀渠半网蛛。

游军声勃崒,巡徼语咙胡。

柳脆藩篱薄,桑乾堑垒孤。

突炎将及燕,逋尾又侵乌。

曲引梅花落,谣闻小麦枯。

将军金騕袅,轻侠绣蝥弧。

十二营田利,知谁上此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七夕闻鹊(其一)

涷雨略洗车,炎晖复如磝。

桃笙眠未熟,屋角乾鹊噪。

借问鹊何来,下上音载好。

此声固非恶,枉为閒者告。

适情便为喜,喜不繇汝报。

用静则为吉,吉不缘汝召。

萧牍尚我疏,行人为谁到。

劝子莫饶舌,移语朱门道。

形式: 古风

七夕闻鹊(其二)

黄姑西不娶,织女东未嫔。

绛河咫尺间,可望不可亲。

欲遣乌作使,乌黠言未驯。

欲诏凤为媒,凤老咮不灵。

独有雕陵鹊,造梁河之漘。

频年事填河,头秃弗爱身。

胡然此今夕,疆疆语依人。

熠耀渡机石,鸊鹈窥汉津。

鹊昔号神女,至此不复神。

缅思成桥事,谩语抑不伦。

直须明河水,尽洗千秋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