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其二)

漂泊音书断,艰难会合迟。

那知休老地,却数别君时。

岁晚商山寂,天寒楚水悲。

无言一杯酒,怀抱各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长期漂泊,与书信往来中断,相聚之期艰难漫长。
未曾想到,这竟是我告别的地方,却是在这样的晚年时光。
深冬时节的商山显得格外寂静,寒冷的楚水更添悲伤。
在无言的对酌中,我们各自怀揣着深深的思念和理解。

注释

漂泊:长期在外流浪。
音书:书信。
断:中断。
会合迟:相聚困难。
休老地:晚年之地。
数:计算,回想。
别君时:与你分别的时候。
岁晚:深冬。
商山:地名,古代隐士常居之地。
寂:寂静。
楚水:泛指南方的水,可能带有思乡之情。
悲:悲伤。
无言:沉默不语。
一杯酒:简单的酒宴。
怀抱:内心的情感。
相知:相互理解和深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漂泊音书断,艰难会合迟”两句,描绘了一种隔绝和渴望重逢的情景,通过“音书”和“会合”的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深,以及与他们相聚的不易。

接着,“那知休老地,却数别君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的安身立命之地的探寻,同时又在回忆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这里的“休老地”暗示了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数别君时”则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反复思念那些离别的瞬间。

“岁晚商山寂,天寒楚水悲”两句,则描绘出一个萧瑟的秋末景象。商山一带在深秋之际显得格外寂静,而楚水的寒冷则增加了一份凄凉。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最后,“无言一杯酒,怀抱各相知”表达了诗人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复杂情感时,选择与朋友共饮一杯酒,以此作为彼此间默契和深厚感情的象征。这里的“无言”强调了超越言语的理解和情感的交流,而“怀抱各相知”则是对友情深度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反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贵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其一)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

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

相呼山鸟聚,自落涧花香。

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邵旸叔秋日怀归

天将物色助诗鸣,秋入吟肩句倍清。

欲为鲈莼修故事,喜闻鸿雁寄先声。

脱身鞅掌谋须早,过眼纷华梦已成。

他日柴桑许同社,为君漉酒具南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其二)

岁行去似客程兼,诗债新随雪阵添。

唱绝郢人誇洁白,舞低赵女斗轻纤。

寒威莹骨胜三沐,爽气薰心解六黏。

险语赓酬难自勉,旋乾吟笔尽更签。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其一)

可笑无毡老郑虔,甘寒忍喜咏丰年。

飞花穿树春疑早,秀麦分岐瑞有先。

白玉楼成迷万井,青云路绕认双川。

轻缣窘幅终难状,却借骚人好句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