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谷梁传二首(其二)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回忆起从前在溴梁的集会,难道是因为没有诸侯吗?
群臣自行结盟,君主的权力仿佛多余的装饰。
有权势的人就像楚国的宗族,谁还会尊重周朝呢?
空洞的言辞只会贬低价值,看到这一切,让人眼中的泪水都流淌出来。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
溴梁:地名,可能指特定的历史事件地点。
岂伊:难道是。
诸侯:古代的封地领主。
盟歃:结盟时的歃血为盟。
赘旒:比喻多余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宗楚:比喻强大的势力或家族。
尊周:尊重周朝,指恢复旧有的秩序。
空文:空洞的理论或承诺。
贬:贬低,无实际价值。
眦血流:形容极度悲愤或激动,眼泪直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读谷梁传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古代溴梁之会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忧虑。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这两句诗回顾了历史上的大事件——溴梁之会。在这个背景下,"诸侯"指的是各路诸侯,他们在这种场合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在却不见踪影,这反映出当时政治中心的衰落和权力分散。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这两句表明,官员们自己结成联盟,而君主的政策就像繁复的装饰一样,没有实质作用。这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无能的讽刺。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这两句诗中,“宗楚”指的是以楚国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强大,“尊周”则是指尊崇周朝的中央政权。这里暗示,只要地方有实力,就会自立门户,谁还会去维护已经虚弱不堪的周王室。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痛心疾首之情,“空文”指的是那些没有实际效力的文字和规定,“徒尔贬”则是这些无用文字反而导致国家权威的贬值。最后“见此眦血流”表现了诗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心的激烈愤慨与痛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批评和历史反思,是诗人对于当时统治阶级无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以及中央政权衰弱的忧虑。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陪包谏议湖墅路中举帆

萧萧凉雨歇,境物望中闲。

风际片帆去,烟中独鸟还。

断桥通远浦,野墅接秋山。

更喜陪清兴,尊前一解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富阳陆路

又入乱峰去,远程殊未归。

烟萝迷客路,山果落征衣。

攲石临清浅,晴云出翠微。

渔潭明夜泊,心忆谢玄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惠上人房宴别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

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

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一)

前星落庆霄,薤露逐晨飙。

宫仗黄麾出,仙游紫府遥。

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

今夜西园月,重轮更寂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