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

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斫漆资商货,栽茶杂赋征。

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那云雾缭绕的茂密树林中,古老的城邑响起鸡鸣声。
山势高峻且多险阻,水源靠近的地方水质特别清澈。
人们砍伐漆树以换取商业利润,种植茶叶也要缴纳各种赋税。
书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龙尾砚台,但不必过分追求完美。

注释

葱茏:形容树木茂盛翠绿。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源近水偏清:水源近,水质自然清澈。
斫漆:砍伐漆树,指采集自然资源。
栽茶:种植茶叶,农业生产活动。
赋征:赋税征收。
案头:书桌上的。
龙尾砚:一种精致的砚台,常以龙形装饰。
切莫:千万不要。
苦求精:过分追求精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刘㢸秘校赴婺源》,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婺源任职时的场景。首句“云木葱茏处”,以茂密的树林暗示了婺源的自然环境之美;“鸡鸣古县城”则描绘出清晨鸡鸣声中古城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山高地多险”展现了当地地形的峻峭,而“源近水偏清”则突出了水源的清澈,寓言了婺源的纯净与清新。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地的经济活动,“斫漆资商货”,说明婺源的漆树资源丰富,对于商业贸易有所贡献;“栽茶杂赋征”则反映出茶叶种植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税收的情况。最后,诗人以“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寄语朋友,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不必过于追求完美,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描绘了地方风情,又寓含人生哲理的送别诗,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质朴和深沉。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

重本恤刑天子圣,舟车持诏使臣贤。

部中汉吏无冤狱,葑上吴人益美田。

重过故乡逢故老,一闻鸣鹤访山川。

不须歌管唯诗酒,况有馀杭白乐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

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

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虏人多窃朝廷礼,译者交传应对辞。

羊酪调羹尊汉使,毡堂举酒见阏氏。

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黄沙作雾吹。

知去燕京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回上人

云出任西东,飘然意莫穷。

山川生眼界,巾舄遍区中。

去去曾无著,劳劳本是空。

梅溪人可见,重尔似泓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