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白石诗词全集刻成即效白石体落之

巨区水茫茫,天目山苍苍。

中有白石仙,老笔生寒芒。

寒芒久晦塞,问年过五百。

铸金酹南村,红梨生玉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卷。开头“巨区水茫茫,天目山苍苍”两行,以“茫茫”与“苍苍”分别形容水的浩瀚无垠和山的深邃高远,营造出一种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接着,“中有白石仙,老笔生寒芒”两句,将视线聚焦于山中的一位仙人,他以“老笔”书写,笔触间透露出一股凛冽的寒气,仿佛是仙人的超凡脱俗与深邃智慧的象征。

“寒芒久晦塞,问年过五百”则进一步描述了这位仙人的年龄与修为,暗示其历经岁月而不衰,拥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与力量。最后,“铸金酹南村,红梨生玉色”两句,通过铸金祭奠与红梨生长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仙人对人间的关怀与影响,也寓意着美好的事物在仙人的庇护下得以繁盛生长,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智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半查索赋烘梅诗

山中方傲雪,日下已催香。

我爱冰心冻,谁夸阳燧良。

春应随腊转,人更较天忙。

从此唐花墅,迎暄次第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寒竹

消夏亦神清,凌冬更有情。

冻云添碧色,白雪写疏声。

落落青瑶屑,臞臞太瘦生。

黄公垆下客,岁晚莫寒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扬州石刻文信公画像歌正德十年寿光刘侍御徵甫所勒其序云得之扬州文江公苗裔也乾隆八年扬人陆君钟辉乞予作歌

西湖天水昼冥冥,白雁飞过无坚城。

庐陵相公脱虎口,来向淮南谁集兵。

可怜吴会少净土,剩馀扬州真州孤柱撑。

李公苗公双忠贞,挥戈欲挽虞渊旌。

相公此来会逢适,合从或可缓颊成。

两淮全力足恢复,所仗元老为主盟。

此策果成事难料,三宫未必向北平。

岂知反间忽横生,李公既心动,苗公空泪零。

相公变作刘洙行,参从寥寥杜天卿。

天教孤臣不遽死,芦中丈人舣舟迎。

将无岷江之神灵,神灵幸脱相公死,两淮从此莫扶倾。

李公颈血碧,苗公寨火青,夏贵老奴竟输诚。

神伤间关出百死,再入瓯闽开行营。

空坑战败五坡絷,燕市三年目未瞑。

魂随阳乌返沙汀,李公苗公迓九京。

一恸褰裳朝穆陵,百年潦尽寒潭清。

厓山哀歌满祠亭,淮南俎豆亦争馨。

寿光柱史扶世教,绘图勒石昭精英。

孙枝一叶尚足徵,定是惠州太守老云礽。

相公自具大光明,那须异人传慧灯。

不是神梦告发绳,至今须眉还峥嵘。

我歌足当庙碑铭。

形式: 古风

明杏园雅集图

有明开国后,宣庙始阳春。

舂容太平乐,元气洽八垠。

庙堂多唱和,禁网无邅屯。

三杨最镇静,鼎足调大钧。

二王长六官,耆德尤嶙峋。

忠文真神师,正学长成均。

吉水负史才,宋金细讨论。

有如阿阁凤,和声清不浑。

薰风濩玉烛,祥光生五云。

试读杏园诗,丰采想垂绅。

燕闲写清娱,亦复念斯民。

回忆钱侍郎,旁皇靖难辰。

满朝重足立,谁人不杜门。

遭逢党禁解,白发光丝纶。

诸公韩富流,社稷之宝臣。

牵连及词苑,同为东阁宾。

泰阶德星聚,馀事光斯文。

其时已易世,履霜占初坤。

宣仁将谢政,潜伏有寺人。

老成继沦丧,杏园俱蒙氛。

乃知日中昃,消息如转轮。

彼哉其泰和,叨玷旧德群。

一幅好东绢,莫逃忠佞魂。

翻羡锦衣子,亦以骥尾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