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常年在外奔波之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首句“终岁行他县,何时到我州”表达了诗人一年到头都在他乡漂泊,心中满是对回到自己家乡的期待。接着,“云山从隐逸,风月任攀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云山和风月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采菊寻元亮,锄瓜问故侯”这两句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汉代的酂侯(即萧何,字故侯),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
最后,“泗滨亭子上,闭户著阳秋”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在泗水之滨的亭子里,闭门读书,记录历史,过着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