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离别场景,诗人似乎要离开一个清幽的溪流之地,与某种神秘的“玉馔”一同远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更隐含着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逃避和超然。"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则显示了诗人自谦没有才能,同时又表现出追求高洁生活、不愿意沉浸于世俗宴席的态度。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诗人感慨于世事纷扰、物是人非,同时也批判了当时官员和小人的不法行为,以及他们贪婪无度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现实社会的批判。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留下了这首富含哲理的佳作。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
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
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
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
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
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