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二)

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

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

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这个国家满眼橘树,无人能与封君相比。
在战争的边缘我选择隐居,与麋鹿为伴保全生命。
我害怕人们的目光,像江北的草一样,只能在瀼西的云雾中流浪求食。
听说那万里之外的巴渝之地,人们生活了三年,我却只能饱闻其事。

注释

此邦:这个国家。
千树橘:满眼的橘树。
比封君:与封君相比。
养拙:选择隐居。
干戈际:战争的边缘。
全生:保全生命。
麋鹿群:与麋鹿为伴。
畏人:害怕人们的目光。
江北草:江北的草。
旅食:流浪求食。
瀼西云:瀼西的云雾。
巴渝曲:巴渝之地。
三年:三年时间。
实饱闻:只能饱闻其事。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此邦千树橘,不见比封君"表明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有所感慨,但又觉得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比,这些景色不过是寻常之物。"养拙干戈际,全生麋鹿群"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养拙"指的是不加过多人为干预,让事物自然生长,而"全生"则强调了生态平衡中各类生命得以存活。

"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中的"畏人"意味着诗人对某种力量或存在的敬畏之情,这里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力量,而"旅食"则表明了诗人的流离生活,他不得不在外奔波以求生存。"瀼西云"给人一种遥远而飘渺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心灵世界。

最后两句"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感慨。"万里巴渝曲"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而"三年实饱闻"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期待已经久等,但依旧只是停留在听闻而未能亲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景物描写能力,更透露出他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三)

綵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四)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

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

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

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