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旬九雨龙淫荒,林蝉砌螾俱悲凉。
丰隆不闵行泽足,犹唤脂车烦阿香。
我知此咎非风伯,凭凭幕天尔勍敌。
王郎行李望秋晴,莫污北飞双凤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名为《顺之将携室行而苦雨用前韵戏之》。诗中描述了连日阴雨导致的荒凉景象,林中的蝉和阶前的蝼蛄都显得凄凉。诗人指责丰隆(雷神)不尽职,未能带来足够的雨水,反而让脂车(贵族出行的车辆)因雨而劳烦。诗人认为这场雨的责任不在风伯(风神),而是丰隆自己,他戏谑地称丰隆为强劲的对手。最后,诗人劝告友人王郎,希望他出行时能等到秋高气爽的日子,不要让雨水弄脏了北飞凤凰般的羽翼。
整首诗通过寓言和比喻,表达了对连绵阴雨的不满,以及对美好天气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晁补之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嘷。
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如龟髀肉消。
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睡觉三竿红日高。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汩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