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夕阳照在城墙的一角,我端起酒杯劝说您留下。京城离这里太远了,为什么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冒着艰辛赶去呢?我担心你像苏秦一样盘缠用尽,还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不如早点归来,与沙鸥亲近为好。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带着满身的离愁乘船而去。
追逐功名利禄,恐怕是到老了以后才会罢休吧?饱读诗书,应该像古代的伊尹和周公一样为国事操劳。不要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即使能够万里封侯,也会长期的滞留边疆,到老才能回来。在哪里可以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呢?只怕是空自孤独寂寞,作《登楼赋》那样思念家乡的文章。

注释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服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此以罗敷女指代妻室。
狎沙鸥:与沙鸥相近,指隐居生涯。
致身:出仕做官伊周:伊尹和周公,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贤相。
班超投笔:《后汉书 班超传》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

鉴赏

这首诗以落日古城角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把酒言别的场景。"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表达了对远方京都的向往与路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冒着风雪前行的关切。接着,诗人提到散尽财富后的淡泊,不理会他人看法,选择与沙鸥为伴,暗示了归隐之意。

"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通过扁舟和月夜的意象,渲染出离别时的凄清与愁绪。接下来,诗人抒发壮志未酬的无奈,感叹功名之事何时能了结,表达出对读书求仕的执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莫学班超投笔",诗人劝诫友人不要效仿班超弃笔从戎,即使取得功名也可能在偏远之地度过晚年。最后,诗人以"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作结,表达了对友人孤独无依的担忧,以及自己对登楼远眺、寄托离愁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席上为叶仲洽赋

高马勿捶面,千里事难量。

长鱼变化云雨,无使寸鳞伤。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

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我怜君,痴绝似,顾长康。

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

解道澄江如练,准备停云堂上,千首买秋光。

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其六)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鴳,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